二球悬铃木育苗新技术[科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产地分布]原产于欧洲,印度、小亚细亚亦有分布,现广植于世界各地,中国也广泛栽培。
中国东北、华中及华南均有引种。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30 余米,树皮薄片状不规则剥落,皮内淡绿白色,平滑;嫩枝叶密,被褐黄色星状毛。
叶大如掌,3-~5裂,中裂片长宽近相等,叶缘有不规则大尖齿。
雌雄同株,头状花序,果球形,常 2个生于1个果柄上。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园林用途]二球悬铃木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绿化树种、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以其生长迅速、株型美观、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广泛分布于全球的各个城市。
[繁殖方法]二球悬铃木通常采用扦插和播种法育苗。
1.扦插育苗(1)采穗。
落叶后及早采条,选取10年生母树上发育粗壮的1 年生枝。
粗度1~1.8厘米为宜,剪截成长15- 20厘米的枝段,上端剪口在芽上约0.5厘米处平剪;下端剪口在芽以下1厘米左右斜剪,插穗有3个芽。
(2)贮藏。
挖沟贮藏,沟深50厘米,灌透水,水渗下后将捆好的种条排列于沟内,用湿沙填满种条缝间,上压湿沙15厘米左右。
(3)扦插。
苗圃地要求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湿润。
深耕30~45厘米,施足基肥。
扦插行距30~40厘米,株距15- 20厘米,一般直插,插穗入士3/4,地面上露出1个芽。
为提高成活率常铺地膜。
(4)扦插苗管理。
扦插后10 - 15天浇足发芽生根水,可促进早发芽,早生根,提高育苗成活率。
5月选1个健壮新梢留作主干,其余芽全部摘除。
6-8月为生长旺盛期,在旺盛期注意追肥,灌水。
8月中旬之后控制肥水,特别是氮肥,否则新梢停长晚,推迟落叶期,冬春两季易抽条,影响二球悬铃木的质量。
2.播种育苗每公斤果球约有120个,每个果球约有小坚果800- 1000粒,千粒重4.9 克,每公斤小坚果约20万粒,发芽率10%~ 20%。
(1)种子处理。
12月间采果球摊晒后贮藏,到播种时捶碎,播种前将小坚果进行低温沙藏20- 30天,可促使发芽迅速整齐。
每亩约播种15千克。
(2)整地播种。
苗床宽1.3米左右,床面施肥2.5-5千克/米2。
在阴雨天3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最好,3-5天即可发芽。
发芽后及时搭棚遮阴,当幼苗具有4 片叶子时即可拆除荫棚。
苗高10厘米时可开始追肥,每隔10~15天施一次。
种子萌发阶段要求土壤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如在晴天播种,播后可覆草并经常浇水。
3.大苗培育培育悬铃木大苗,除施肥、灌水、松土除草外,,主要是整形修剪。
二球悬铃木大苗整形修剪第二年春苗木移植,株行距1.2 米 × 1.2 米或,.5 米 ×1.5 米。
凡干形弯曲的苗木应在距地面 3厘米处截干,加强肥水管理,培育苗木的通直干形,二年生苗可高达2-3 米。
第三年冬季对苗木进行整形修剪。
在树高2.8- 3.2 米处定干,选择粗壮、分布均匀的3个主枝作为自然杯状树冠的骨架枝,并截短留30- 50厘米。
第四年,在每个主枝上根据需要选留2-3个侧枝,要求同级侧枝留在同方向。
冬季在侧枝30~ 50厘米处截短。
第五年,在苗木侧枝上再适当选留副侧枝,其余的枝条和分枝点以下的萌芽、萌蘗枝等全部疏除,即成自然杯状的行道树形。
[栽培管理]悬铃木栽植成活率高,移植宜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可裸根移植。
根系浅,不耐积水,注意栽植地地下水位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