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藏文刊陶瓷我们都了解,但陶瓷雕塑你知道是什么吗?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今天的藏文科普栏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陶瓷雕塑的起源和艺术形式吧。
陶瓷雕塑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
陶瓷雕塑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它是以陶瓷作为物质材料来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实体性的三维立体艺术。
陶瓷雕塑的历史悠久,该工艺约始自秦、汉,盛于明、清时期的德化窑、石湾窑和景德镇窑等。
其中,以景德镇陶瓷制作最为出名。
景德镇制作陶瓷雕塑的历史悠久,早在隋朝就有迹可循,其制作品种有狮、象、大兽等。
宋代,制作的品种增多,且工艺水平大有提高,特点为:雄健、豪放、凝重。
明代,由于景德镇发明了用于陶瓷雕塑加彩的五彩颜色,使得塑造技巧也逐渐由简朴变为精致。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陶瓷雕塑作品,其中以瓷佛最为著名。
清代,专门从事陶瓷雕塑生产的作坊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多。
当时,整个工艺美术单纯追求工艺技术上的工巧,致使繁缛华丽的加彩瓷雕风行,一般都“未免有伧俗气象”。
近百年间,景德镇的瓷雕制作技艺有了新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来,景德镇陶瓷雕塑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其产量之高、品种之多、瓷质之好、工艺之精、国内外市场之广阔,都是前所未有的。
今日陶瓷雕塑之艺坛,人才辈出,风格多样,新作日增,呈现出一派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本刊简介:《知识就是力量(藏文)》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藏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特别是向广大藏族青少年播种科学种子,启迪科学智慧,点燃科学梦想。
原来,时至今日,咱们的陶瓷和雕塑艺术依然很繁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