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天这场网课潮,让平日里更多人难以关注到的孩子被发现。
在济南天桥区桑梓街道,一位小男孩以红砖墙为背景,与日光伴读,用被风吹得略微粗糙的小手认真地做着笔记。
院子里的风时而吹乱周边的一切,他也无暇顾及。
不打扰六年级哥哥学习,小院成了男孩的“空中课堂”这个男孩就是天桥区桑梓回民小学三年级一班学生马希瑞。
他有一个在读六年级的哥哥和上幼儿园的妹妹,由于哥哥是六年级毕业生,学习任务比自己重,线上学习时,为了不影响哥哥,家中不大的院子就成了马希瑞的“空中课堂”。
发现马希瑞有些“不一样”的,是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冀民。
从3月31日开启线上课堂以后,这是她巡课的第16天。
通过直播软件,冀民进入天桥区部分学校的线上课堂。
除关注老师的课堂行为、在线教学组织情况,作业设计批改与落实外,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学习状态也是她要关注的问题。
“拉动直播页面上方的功能框,可以看到不同学生的听课状态。
当看到这个孩子时,他在空空荡荡、四处透风的院子里上课,一双眼睛似乎是这个世界干净的映照,我聚焦在这里,心情很难平复。
他的眼睛中都是对知识的渴望,并用非常大的学习热情在学习。
”回忆起上网课的马希瑞,冀民仍然印象深刻。
他为理想全力奔跑,学校为他撑起遮阳伞马希瑞的班主任胡迎新告诉记者,马希瑞家条件不富裕,奶奶常年卧病在床,妈妈在齐河工厂上班,爸爸也要在每天一早就外出打工,照顾奶奶和妹妹的重担就落在了他和哥哥的身上。
尤其是马希瑞,为了让哥哥有更多时间学习,他承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打扫卫生、做饭、收拾家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午饭后,他吞吞吐吐地发语音对我说‘老师,我先烧水给奶奶吃药,不耽误学习’。
”胡迎新说,为了能在午写课时发挥好点,马希瑞是一边烧水,一边背诵了语文课本的“日积月累”。
起初发现马希瑞在小院里上网课,胡迎新非常担心,“早读我发现他的摄像头很暗,希瑞说‘光线好的房间给哥哥学习,我在院里听课,还能节约用电’。
”担心马希瑞中午在阳光直射下不舒服,在胡迎新的提醒下,他的小学习桌这才搬到了墙边的阴凉处。
马希瑞就读的学校天桥区桑梓回民小学高度关注他在家的学习情况,嘱咐班主任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做好线上教学。
数学教师谢春丽、英语教师李月和胡迎新齐心协力想办法,多次通过QQ语音一对一对他进行指导。
“语文书写首先了解对他来说比较难写的字偏旁部首,并让他口述笔顺笔画,终于希瑞跟上了学习进度,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也更加洪亮了。
”4月25日下午,学校将一把超大的蓝色遮阳伞送到了马希瑞的家中,已经到来的这个夏天,这把蓝色遮阳伞将在小院里为上网课的马希瑞送去一片阴凉。
“我不怕生活的艰苦,老师曾教导我‘知识改变命运,努力创造未来’。
谢谢学校和老师对我的关怀,我一定好好学习,平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接受记者采访时,马希瑞表示,会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坚持努力学习,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在线上教学中有些孩子在坚守,他们坚毅而执着的面孔、努力追赶的身影,让人看到了新时代少年在人生最关键的转折点上,为了理想在全力奔跑的样子。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张梦雯 编辑:郑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