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北京腾退已进入高潮期,胡同的墙壁上赫然贴出了白纸黑字的腾退公告,产权归属公有,即使你租住多年,也无法改变其归属。
大多是上世纪安置房,无产权的。
这是历史的烙印,那个时代,工人辛勤付出却难以拥有自己的住房,只能依赖集体的庇护,租房度日。
这个是公房,不是私人产权,子女也不能继承,房子已经很破旧了,住的也糟糕还有安全隐患,在住下去就是妥妥的死要面子活受罪了,现在这价格搬离了有个十几万在手里挺划算的,除非你赌下一次腾退的价格比这个多,大概率不可能了,现在这经济多困难,手里头攥着钱还是实在的。
产权是公家的你不走也不行,因为那个时代工人没有房也没法买房,都是集体的,只能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
问题来了,这类房的承租人一半都是中老年了。
不能继承意味着承租人去世就会被公家收回,法理上一分钱都可以不给你,如果给那也是公家说了算,肯定不如现在的钱给的多,给的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制定的安置房,只要给的钱能买得起安置房就可以走,要不然拖到最后很可能连这点东西都不给你。
给钱去别的二三线城市生活。
北京的人口压力确实太大了,像这个腾房搬走可能通勤三小时来回就是6小时,加上上班8小时就是14小时,不说老人。
就小孩你突然让他换个新环境还得适应些日子。
更何况老人可能在这生活了六七十年。
你让他突然去城里住楼房也不可能习惯。
连串门的地都没有。
“腾退”不是只发生在北京,也发生在广东,广东佛山这边就算住的公租房需要拆迁腾退也是有补偿的,而且补款也不低。
“腾退”与“拆迁”虽仅一字之差,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腾退,意味着你必须“自愿”放弃原本属于你的空间,最烦就听到“自愿”两字了,根本没得选。
国家只对地上物进行补贴、补偿,不存在赔偿。
否则便会面临历史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而拆迁,则是一种政策性的行为,需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房子就是一座大山,掏空六个钱包。
虽然统计数字说全国房子已经过剩了,平均每户都够几套了,不用再建造了,但实际情况,大部分房子的居住条件和配套设施,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