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泥的性能和使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使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种类决定了其最终胶泥的性能。
综合而言,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泥的典型特点有:耐酸、耐碱、耐热都略高于环氧树脂胶泥(但低于乙烯基酯树脂胶泥),粘结性能不如乙烯基酯树脂胶泥(更不如环氧树脂胶泥),收缩率大,不耐碱,也不耐高温,但施工性能好。
用于耐腐蚀胶泥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有197、3301类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二甲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使用的常温固化体系主要有:有机钴盐+过氧化甲乙酮体系(俗称蓝白水),有机钴盐+过氧化环己酮体系(Ⅰ号引发体系),N,N′-二甲基苯胺+过氧化苯甲酰(Ⅱ号引发体系)。
蓝白水体系,对于胶泥而言,不易搅匀,但常温固化程度比Ⅰ号引发体系和Ⅱ号引发体系更高;Ⅰ号引发体系的固化剂过氧化环己酮溶解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中形成白色糊状物,易于和胶泥混合均匀;Ⅱ号引发体系,过氧化苯甲酰也是溶解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呈糊状物。
促进剂常溶于苯乙烯中,便于添加,减小误差。
稀释剂,只能用非饱和类的,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非活性的甲苯、二甲苯、香蕉水、环己酮、甲乙酮,切忌不可添加,因为加入后,非活性稀释剂不参与固化,最终导致胶泥固化物的孔隙率增大,致密性不足,耐腐蚀性能下降,强度和韧性都会下降,加多了非活性稀释剂,甚至会导致胶泥不固化。
即使是非饱和类的活性稀释剂,加入之后,也会导致胶泥体系的韧性下降,强度下降,加之不饱和聚酯树脂本身粘度也不太高,因此在胶泥配制时,能不加稀释剂则不加,即使要加,也尽量少加,一般都需要控制在树脂的5%以内。
填料,根据耐腐蚀介质的酸碱性不同,采用不同粉料。
如耐酸性介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泥多用瓷粉、铸石粉、石英粉、石墨粉等;耐碱性胶泥多采用石墨粉和重晶石粉;耐含氟物质则不能添加任何含有二氧化硅的粉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胶泥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填料的混合物,固化剂在施工时再添加,主要性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