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星球外的动物编辑丨星球外的动物前言由于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许多传统习俗和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端午节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然也不例外。
传统文化在不经意间已经被冲刷,很多习俗都已经不为人所知,甚至已经失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传统形式的认识渐渐模糊,不少人更是误解其中的含义,例如今天的端午节,相信不少人都以为是个欢喜的日子,实际上,这是个“忌日”。
“忌”的由来所谓“端午不忌,上头无事”,从这句话中就不难看出端午节是不祥之日,甚至是个忌日,据民间传说,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淹神大会”和屈原的自尽事件。
所以,端午节成了忌日,自然很有历史渊源,深具纪念意义。
而现在制定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虽然说是忌日,但并不是毫无意义,相反,在这一天,人们在外出游游,品品粽子的同时,还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忌讳,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忌讳,才显得端午节更加有意义,也更能够让大家真正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按照民间的说法,究竟端午节这一天有哪些忌讳呢?据了解,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一不出,二不挂,三不洗,四不做”的说法,而这一天的“忌讳”也正是指的这一些事情,可见,端午节的忌讳非常之多,我们该如何进行生活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不出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一不出”,也就是说在这一天最好不要外出游玩,这其中有非常深的历史内涵。
在《淮南子》有记载:“端夕之日,臣子妾行无良日”。
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其实这是在说端午节这一天。
在古代的时候,一年四季的“夏”是被认为最阴邪之气弥漫较为严重的季节,而端午正值“夏”的中午,所以也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阴气重的日子,在这一天外出的话很容易遭遇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也容易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才会有“一不出”的忌讳。
中医也有讲过:“四时阴阳之气,春秋阳气上升,夏冬阳气下降”。
也就是说到了冬季,阳气就开始逐渐收敛,而到了夏天,阳气就逐渐往外升,这时候阳气的气息非常重,而阴气特别虚,所以人在这个时候身体就很容易受到伤害,而外出的话就更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
因此在古代,人们一般会选择在端午节这一天宅在家里,或者是到一些风水比较好的地方,进行一些自我调理或者是做一些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以求能够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
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怀念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投汨罗!”他的哀怨之诗凄婉动人,感世所扰,而且也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正是因为有了他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才让后人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能够让这份纯粹的爱国情怀源远流长。
现代的我们,在端午这一天,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可以通过朗诵屈原的诗作,或者是是看一些有深刻内涵的爱国主义题材,再或者是是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足以让我们怀揣着这样一份美好的情感走进这个属于我们的佳节,也足以让端午节这一天的意义显得更加深刻和丰富。
二不挂在端午这一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忌讳,就是“二不挂”。
说起“挂”,那可不是随便挂挂的,而是指在这一天不可以挂任何的东西,无论是衣物还是其他的物件,都不可以挂,否则很容易招来一些不好的事情。
为什么到了端午这一天就不可以挂任何物件呢?其实这同样和屈原的去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传,在屈原自尽之后,许多的百姓都非常的伤心和难过,也为了怕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吃掉,就有人在这一天的时候将食物投入到江中,而后来也就演变成了“赛龙舟”的习俗,而无论是赛龙舟还是是下水投食,都离不开“挂”这个动作,所以在这一天就有了“二不挂”的忌讳。
当然了,除了这些的外在原因之外,不挂东西还有另外一层比较深刻的内涵。
在古人看来,挂本身就是一种承载,而端午这一天气候比较潮湿,阴气十分重,万物容易发霉,如果在这一天挂上的是一些发霉的衣物的话,就会让这些阴气和霉气趁机钻入人的身体里,给身体带来一些损害,所以才会在这一天禁止挂物。
想必大家对端午这一天“二不挂”的忌讳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吧,虽然现在的我们可能并不会那么迷信,但是通过了解这些忌讳背后的文化内涵,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不洗而“三不洗”相信是让不少的人比较纠结的一个忌讳,特别是在夏天,天气非常的炎热,沐浴已经变得不可或缺,而一到了端午这一天,却要禁止沐浴,着实让人感到非常的不适应。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这一天是不适合行水之事的,其中有一句“忌沐行水,慎邪结因”。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禁止洗澡也是因为人在这一天身体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侵袭,一旦身体出现了一些微小的“伤口”,很容易就会受到一些不好的因素的侵袭,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
端午的阳气非常旺盛,这时候身体会出现一些阳气的病症,而沐浴之后会让人的毛孔张开,原本就比较虚的阴气就会顺着毛孔钻入,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所以在古代,人们为了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天,也是禁止沐浴的事情,不过现在的我们在进行一些保健调理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冷水浴或者是熏蒸之类的方式,也能够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而不会非常的不适。
四不做在“一不出,二不挂,三不洗”之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忌讳,那就是“四不做”。
在端午这一天,人们要“四不做”,也就是说在这一天不要进行任何的针线活,这其中也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内涵的。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五月份是个非常炎热的季节,而到了农历的五月初五,这时候的阳气已经非常的旺盛,而且还伴随着一些热浪天气,这时候如果进行针线活的话,很容易让人的眼睛受到伤害,还可能引发一些皮肤病。
为了能够在这一天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也是禁止进行任何的针线活,而且也是希望女性朋友能够在这一天好好的休息一下,不再忙碌于家务劳动或者是其他的劳累工作,从而能够受到全家人的疼爱和呵护。
了解了这些端午节的忌讳,相信大家对端午节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向往吧,虽然现在的我们可能已经不再那么地迷信,但是通过了解这些忌讳,也能够更好的去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这个节日,来好好的感悟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多了解一些屈原的事迹和诗作,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好好的感受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从而能够更好的感受我们的文化底蕴。
当然了,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也要记住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让这份文化的“种子”能够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希望大家在度过这个端午节的时候,能够好好的和家人朋友相聚,度过一个温馨而难忘的佳节。
可以趁着这个节日的欢聚气氛,好好的倾听一下长辈们讲述的故事,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包粽子、赛龙舟,一起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愁和传统的味道,相信在这个节日里,一定能够留下许多美好而珍贵的回忆。
在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无论是吃的还是玩的,都要有所节制,希望大家在度过这个端午节的时候,不仅仅是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幸福和快乐,也能够通过这个节日,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韵味和力量。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