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丽梅)不设门槛、坡度降低、通道变宽……随着4月1日新国标《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简称《规范》)正式实施,有相关需求的残障人士、老年人将会迎来诸多利好。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
4月2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表示,将多措并举推进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其中包括,加快构建完善以《规范》为核心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体系。
多项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对相关人群日常生活的切实保障。
《规范》规定,在轮椅坡道方面,将坡度要求从1:8提升至1:12,避免使用者体力不支时的安全隐患;将通行净宽从1.00米提高到1.20米,保障各类轮椅均可正常通行。
空间尺寸方面,将无障碍厕位由1.80米×1.00米加大为1.80米×1.50米,为轮椅进入后调整角度和回转提供空间;将轮椅席位由1.10米×0.80米加大为1.30米×0.80米,满足使用者手臂推动轮椅时所需的空间以及轮椅进出席位时的移动空间。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