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难求!这里的“箱”,是指用于货运的集装箱。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逐渐回稳向好,国内出口运力不足的情况已在多地显现,在一段时间内,也伴生集装箱紧缺的问题。
近日,第一财经1℃记者多方走访调查发现,造成“一箱难求”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集装箱周转效率降低,并且港口拥堵导致大量船期延误,进一步加剧了集装箱回流不畅。
经过国内造箱企业近几个月的努力,国内集装箱紧缺的局面目前已有所改善,部分港口紧缺态势缓解。
但新造箱企业却不敢持续扩张产能。
因为疫情之下,市场不确定性仍在持续。
据1℃记者进一步现场调查,集装箱紧缺的情况,刺激了国内的新造箱动能,生产原材料、人工等价格上涨,新箱出厂价随之水涨船高,这进一步加重了航运企业的运力负担,面对居高不下的运价,最终利润受损的还是外贸企业。
港口拥堵 运转低效12月2日下午,当1℃记者抵达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时,这里的集装箱堆积如山,笨重的大半挂货车在闸机口呈鱼贯状出入:一类货车满载即将出口的集装箱走自动验箱通道进入码头,另一类是空货车,进入闸机口待领空柜后驶出。
许多大货车仍在排队领取集装箱。
中国出口用集装箱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