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越来越多“巴铁制造”种子,从苏州远航!

发布:2024-07-19 浏览:18

核心提示:金秋十月,石湖畔桂花飘香,苏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制造类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内“激战正酣”,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正跟着中国师傅学本领、钻研技能。他们身上背负着祖国的期待,正如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纳格赫曼娜·哈什米女士所说:“经过3年努力,你们得到的不仅是一纸文凭,而是通往成功职业生涯的关键,还将改善巴基斯坦数以百计人的就业前景。”巴基斯坦留学生在苏州博物馆外的东北街上合影留念。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备受瞩目。2017年3月,苏州市职业大学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教育厅共

金秋十月,石湖畔桂花飘香,苏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制造类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室内“激战正酣”,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们正跟着中国师傅学本领、钻研技能。
他们身上背负着祖国的期待,正如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纳格赫曼娜·哈什米女士所说:“经过3年努力,你们得到的不仅是一纸文凭,而是通往成功职业生涯的关键,还将改善巴基斯坦数以百计人的就业前景。
”巴基斯坦留学生在苏州博物馆外的东北街上合影留念。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备受瞩目。
2017年3月,苏州市职业大学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地区教育厅共同成立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为巴基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本土技能人才。
2021年11月,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中国研究中心加入,与苏州市职业大学和圣福林集团共建中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23年6月,依托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中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苏州市职业大学获批江苏境外办学省级品牌项目——“郑和学院”。
越来越多的“巴铁制造”种子从苏州远航。
培养专技人才,从“中国制造”到“巴铁制造”巴基斯坦北部的吉尔吉特地区位于传统的丝绸之路上,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咽喉。
中国贸易组织是当地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中资企业在此开设了塑料粒子厂、印刷厂、建材厂等。
但是该地区职业教育相比巴基斯坦国内平均水平而言较为滞后,具有培训资质的、专业的职业技术院校极少,35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汤晓军介绍,六年前,针对以上需求,苏州市职业大学安排巴基斯坦留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明确了“懂中文、融文化、精专业”的海外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以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基础,苏州市职业大学与巴基斯坦圣福林集团、江苏圣祥林控股有限公司在巴基斯坦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份;开设英文课程32门,涵盖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1门;编写双语教材12本,其中省级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部。
“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成功获批江苏省外国留学生优才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入选该项目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吉尔吉特地区。
技能人才的培养少不了校企合作环节,为此,苏州市职业大学积极与中资在巴企业对接,把巴基斯坦留学生送进合作企业实习,优秀的学生留在企业工作。
以首届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37名毕业生为例,20人完成企业实习实践,7人在中资在巴企业川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圣福林集团就业,28人进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续写中巴友谊,从“洋苏州”到“苏州通”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成立至今,已培养71名巴基斯坦学生,其中48名学生来自吉尔吉特地区。
学生中有来自该地区中华烈士陵园守护者的后代。
在烈士陵园里长眠着修建被称为“中巴友谊公路”的喀喇昆仑公路时牺牲的88位中国烈士。
“我们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不仅是培育‘巴铁制造’的种子,还要促进中巴社会、文化交流,对巴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巴民心相通。
”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曹毓民说。
苏州市职业大学相继举办“熔合原生”中巴青年艺术家交流联展活动,展示中巴两国青年艺术家的画作和雕塑;启动面向巴基斯坦游学与文化交流人员的“吴文化体验营”项目和针对巴基斯坦政府与龙头企业开展的语言和技能中短期培训项目;组织援巴烈属及老兵赴巴基斯坦祭奠中国烈士,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花篮,寄托祖国和亲人对英雄的无限哀思……新冠疫情发生后,苏州市职业大学应巴基斯坦国家职业技术培训委员会邀请,向巴方开放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5门英文授课课程资源,助力巴方青年在线学习。
本学期刚来苏州市职业大学学习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木禾,就是在家完成了一年线上学习。
“我很珍惜来苏州学习的机会,已经学会了不少中文,还会讲一两句苏州话!”木禾说,在学校里除了全英文专业课程,还有许多有趣的中文课程,老师们还带他们外出实践,深入了解中国、了解苏州。
就在今年十一假期,木禾和朋友们一起打卡了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等地。
已经在中资在巴企业就业的学长们是木禾和同学们的学习榜样。
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交流中心首届毕业生马苏都如今正在上海电气塔尔煤田一区块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他十分感谢“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来华学习机会,“我要为巴基斯坦的繁荣发展和助力巴中友谊继续奋斗!”(苏报融媒记者 袁艺 文/摄)编辑:钱芳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外籍居民的“吴文化”之旅(吴文化的英文)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