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州河普陀段环境日益改善,风光旖旎的河岸线不仅满足了市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动物们安家驻足。
记者获悉,近日苏州河上出现了一只“神秘黑客”——黑天鹅,附近居民说,“它是走了又回来,就看上这块地方了。
”黑天鹅1月11日早上,记者辗转光复西路和梦清园公园等多处无果后,最终在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一处苏州河河道内发现了这只黑天鹅。
记者观察发现,这只优雅的黑天鹅体长目测约有1米,全身羽毛卷曲,呈黑褐色,它有一个明亮的红色蜡质鸟喙,靠近端部有一条白色横纹,虽然形单影只,但是看上去气定神闲地浮游在水面上,仿佛宣告这块领土是“我家的”。
突如其来的“客人”也成了中远两湾城居民的热议话题。
不少市民对记者表示,这只黑天鹅是月初起出现在小区内的,“似乎是从天安千树那边飞过来的,它的精神状态一直很不错。
”也有市民疑惑,“天鹅一般都是出双入对的,这只天鹅为何‘落单’了?”“神秘黑客”出现在苏州河,引发了市民们的广泛关注,它被不少市民视为普陀区苏州河生态环境改善的象征。
然而,关于如何处理这只黑天鹅,市民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黑天鹅市民顾女士对记者直言,“我觉得不应该抓起来,大家应该保护它,一旦抓起来,对百姓来说是一种损失。
它是苏州河最美的风景。
”市民顾大爷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说:“在天鹅健康的情况下,人为把它捕捉再关起来饲养,首先要确定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我认为放在自然散养,对它的健康更有益处。
”市民拍照出于保护天鹅的角度,也有市民表达了担忧。
市民姜先生坦言,从观赏的角度来说,它自然是加分项;但是从天鹅自身成长来说,它可能遭遇到苏州河上游船的撞击,也可能在情急时候上岸对小孩子造成惊吓,“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统一处理。
”苏州河水面清晰可见的食物残渣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绝大多数市民对黑天鹅的出现都持肯定态度,并且希望它能快乐成长。
但遗憾的是,在记者拍摄的过程中,行经此处的市民可能出于“关心”“喜爱”等理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不停向河面投喂食物给这位“客人”。
菜叶子、苹果、面包等人类的食物残渣清晰可见的漂浮在苏州河水面上。
黑天鹅一位路过此处的市民边摇头边感慨地说,“苏州河里面都是小鱼小虾,不需要投喂的。
”另一位市民也对记者表达担忧:食物你丢一点、我丢一些,就会对苏州河产生污染,“最佳方式是市民文明有序关心它,既确保苏州河水干净,又能看到自然界的动物。
”专业人士介绍:属“非保”动物 “呼吁不干预、不伤害、不投喂”不少市民们带着忧虑与关心拨打了12345市民热线向普陀区相关部门反映:黑天鹅能否被专业的动物园等机构收留的问题。
带着市民们的疑惑,记者联系上了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下属单位普陀区绿化建设管理中心野保部门,向专业部门求证黑天鹅的“归宿”。
黑天鹅普陀区绿化建设管理中心野保专员陈老师对记者开门见山介绍,黑天鹅是外来物种,原产于澳大利亚,比较耐冻,属于观赏鸟类,并且黑天鹅并未被纳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录,属于“编外”物种,“截止目前,就‘非保’动物的收容救治规范或者流程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关于黑天鹅等‘非保’物种的安置规范和流程还需各部门沟通协商完善。
”黑天鹅发稿前记者获悉,经过普陀区绿化建设管理中心的专业评估,这只黑天鹅并未对水体环境造成破坏,且其生存状况良好,普陀区野保部门将对这只黑天鹅持续进行关注。
目前,这位“客人”将以散养的形态自由地生活在普陀区乃至上海大城市的任一角落,“对于这只黑天鹅,首先想呼吁市民不干预、不伤害、不投喂,也希望市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一名大自然的观察者。
其次,市民朋友们在饲养异宠时要慎重考虑,任意放生除了对动物造成伤害,也可能对本土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
”陈老师说。
如今,苏州河普陀段已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水质得到了改善,河岸两侧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不仅彰显了普陀区对于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也为栖息的水鸟、候鸟等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相信这位“客人”不会是最后一位安家在“半马苏河”的“客人”,市民们应该一起珍惜这一美丽现象。
记者、短视频制作:王笛编辑:陆佳妮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普陀区教育系统76个事业单位招聘525名教师,即日起报名曹杨新村街道推动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升温”《普陀年鉴(2021)》获评全国奖项普陀区工商联(总商会)2024年迎新联谊会召开普陀区委常委会第112次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