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入药历史悠久,《南方草本状》曰:“可作饮,变白髭发令黑。
”对诃子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描述。
《药性论》则发展了本药的治疗作用,谓能“通利津液,主破胸膈结气,止水道”。
《新修本草》补充了“主冷气心腹胀满,下宿物”。
现历代本草逐渐总结了本品具有敛肺、利咽、涩肠止泻、止血等诸功效。
今天来聊聊诃子。
本品以诃子的果实入药,故名。
其异名有诃黎勒、诃黎、随风子、涩翁等。
中医中药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云南。
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气微,味酸涩后甜。
以表面黄棕色,微皱,有光泽,肉厚者为佳。
生用或煨用。
若用果肉,则去核。
本品性味苦、酸、涩,平。
归肺、大肠经。
具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的功效。
注意:凡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积滞者忌用。
《本草求真》诃子。
(乔木)收脱止泄仍降痰火除滑诃子(专入大肠胃)。
味苦酸涩。
气温无毒。
虽有收脱止泻之功。
然苦味居多。
服反使气下泄。
故书载能消痰降火。
止喘定逆。
(杲曰。
肺苦气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
以酸补之。
诃子苦重泻气。
酸轻不能补肺。
故嗽药中不用。
)且于虚人不宜独用。
(震亨曰。
诃子下气。
以其味苦而性急。
气实者宜之。
若气虚者似难轻服。
如补肺则必同于人参。
补脾则必同于白术。
敛肺则必同于五味。
下气则必同于橘皮。
)至于嗽痢初起。
用最切忌。
以其止有劫截之功耳。
(东垣云。
嗽药不用者非矣。
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骤。
)服此能调胃和中。
亦能消膨去胀。
使中自和。
用非脾胃虚弱。
于中实有补也。
波斯国人行舟。
遇大鱼涎滑数里。
舟不能行。
投以诃子.其滑即化。
(番船今多用此以防不虞。
)则其化涎消痰。
概可见矣。
第性兼收涩。
外邪未除。
其切禁焉。
出番船及岭南。
色黑肉浓者良。
酒蒸去核用肉。
但生清肺行气。
熟温胃固肠。
现代药理中药诃子主要含鞣质:诃子酸,诃黎勒酸,诃子鞣质等。
还含有三萜类、有机酸类、脂肪酸类成分。
中药诃子所含鞣质有收敛、止泻作用。
讨子对乙酰胆碱诱发的家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抑制作用。
此外,诃子还具有强心、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血液流变性、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藏青果藏青果为使君子科落叶乔木植物诃子的幼果。
又名西青果、西藏青果等。
性能:酸、苦、涩,微寒。
主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解毒利咽。
主治阴虚白喉、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泻痢等证。
现代临床有用于白喉、肺炎、扁桃体炎、急性肠炎、菌痢等。
用量为3~10g,水煎服或含服。
时间: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