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和枣子是北方地区常见的水果。
柿子和枣子的果实都是红彤彤的,就像那一颗颗红灯笼挂满枝头,煞是诱人。
每当见到这红色的果实,都会口齿生津,总有摘下一颗的冲动,以此安慰肚内的馋虫。
摘柿子和枣子,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不得要领的人,难免会被折磨的遍体鳞伤。
所以,在农村地区就有摘柿子和枣子的俗语“柿子树上一把刀,枣子树上一根棍”。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俗语呢?有什么深意在其中?柿子树上一把刀。
柿子,北方地区盛产的一种水果。
以前的柿子品种单一,无非就是磨盘类的柿子。
除去薄薄的外皮,内部全都是甜甜的汁液和柿子籽。
我们这边以前的老品种的柿子,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清柿,说得就是柿子的汁液清凉透明;一种是浊柿,说得就是柿子的汁液是混浊的。
人们大多喜欢清柿,它口感更好。
现如今,由于南北方的交流,技术的革新,涌现出了很多新品种,比如脆柿,专门做柿饼的柿子等等。
在农村地区,有农谚中有:“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的说法。
每到霜降节气,一枚枚红彤彤的柿子傲立枝头,时不时的迎来鸟儿光顾,鸟儿也禁不住柿子甜美的诱惑。
霜降时分,就是柿子成熟下树的时令。
每当到了采摘时节,老人们总会提醒年轻人说“柿子树上一把刀”。
就把年轻人不懂这些讲究,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柿子树的树枝重量很大,拿在手里,感觉会比杨树的树枝重上不少。
这时候,总会有一种错觉,就是柿子树的枝条要比杨树的枝条结实的多。
实则不然,柿子树的枝条看似结实,实则很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折断,造成人员伤亡。
如若上树摘柿子,就要格外当心。
那种弱小的枝条千万不能踩,人只能踩那些特别粗大的枝条。
即便是粗大的枝条,也不能去远端,最好只站在树身位置的粗大枝条上。
农村老人说“柿子树上一把刀”,是在告诫年轻人,摘柿子,也是个技术活,最好不要上树摘柿子。
摘柿子是有方法的。
这句俗语当中的“刀”,说得就是砍断或折断柿子旁边的小树枝。
在我们这边,摘柿子的方法是这样的:一根长长的竹竿(木杆也可以),在竹竿的顶端绑一个如同扁担钩的东西,聪明的人,还把这钩子内侧磨成如刀子一般锋利。
摘柿子时,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人拿竹竿用竹竿顶端的钩子折断柿子旁边的小树枝,另一个人手里拿一块布,在布的两端缝上两根木棍,左右手各拿一根木棍撑开布,等拿竹竿的人折断柿子旁边的小树枝时,拿布的人就要找准方向,接住掉落下来的柿子。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两个人的默契程度了,如果柿子掉在地上,就摔个稀巴烂了,是卖不了钱的。
后来人们为了减轻工作量,又在竹竿的顶端绑上一个用铁丝做的铁圈,铁圈上缝上布兜。
钩子折断树枝以后,柿子就正好掉落在布兜里。
所以,“柿子树上一把刀”,说得是摘柿子,千万不可鲁莽行事。
要砍断或折断树枝。
枣子树上一根棍。
枣儿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美食。
在俗语中有“一日吃三枣,郎中不用找”“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等等诸多说法。
说明枣儿对人身体健康是益处多多,只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是能延年益寿的。
在农村俗语当中,有“七月十五红衫,八月十五落杆”的说法。
意思就是说,每到农历七月十五前后,青翠的枣儿上就会泛起红色的斑点,到八月十五前后枣儿就开始收获了。
枣树虽然木质坚硬,但是在收获枣儿的时候,一般也不会上树去摘枣。
也是受多方面的影响造成的。
一,枣儿这种果实,并不怕摔,可不像柿子成熟那样,掉地下就摔个稀巴烂。
由于枣儿具有这方面的特性,收枣时不需要上树去摘,一根木棍即可。
二,枣树的枝条上有尖刺,人若上树摘枣,稍微不注意,就会被扎伤。
三,枣树到了收获的季节,枣树上有一种虫子,而且数量还比较多,我们这边称之为“洋辣子”,被这家伙蛰一下,能让你欲死欲仙。
就如同针刺一般,疼好多天。
谁会为了摘个枣儿,去受这般酷刑啊!其实,在收获枣儿的时候,在枣树下铺上塑料布,或者格布,如果树下正好也有草,那就更好了。
木棍在枣树上敲打,成熟的枣儿掉落在草地上的塑料布上,既不会有摔坏的可能,又不会四处乱蹦。
等打枣完成以后,把两三个人把塑料布拽起来,枣子就聚在一起了,既方便又省力,有用木棍打枣省时又省力的方法,谁又会去自讨苦吃呢?俗语“柿子树上一把刀,枣子树上一根棍”,其实说的就是摘柿子和枣儿的方式方法,果实不同,收获方法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