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蜘蛛,又名棉红蜘蛛,俗称大蜘蛛、大龙、砂龙等,学名叶螨,我国的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
分布广泛,食性杂,可危害110多种植物。
枣树上有许多种红蜘蛛。
二斑叶螨和山楂叶螨是枣树生产中的主要螨。
它们的寄生范围很广,包括枣树、棉花、玉米、豆类和多种杂草和蔬菜。
它主要危害茄科、葫芦科、豆科、百合科等多种作物。
红蜘蛛非常小,圆形或椭圆形,橙色或红棕色。
由于它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损害就比较严重了。
这种昆虫通过用它的口器刺穿叶子来吸取汁液而造成损害,导致叶绿素被破坏。
叶子呈现灰黄色斑点或斑块,叶子呈橙色,脱落甚至发光。
一.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0.42 ~ 0.52毫米,体色变化大,一般呈红色,形状为梨形,体背两侧有黑点。
雌性成虫为深红色,两侧有椭圆形黑斑。
2.虫卵呈圆形,光滑,越冬卵红色,非越冬卵浅黄色。
3.幼螨几乎是圆形的,有3双足。
越冬幼螨为红色,非越冬幼螨为黄色。
越冬代若螨是红色的,非越冬代若螨是黄色的,身体两侧都有黑点。
4.若螨:有4双足,身体一侧有明显的块状色素。
二、危害规律红蜘蛛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它最快可以在大约5天内繁殖一代。
红蜘蛛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
因此,在高温干燥的气候下,它会迅速繁殖,造成严重的危害。
红蜘蛛大多聚集在叶子的背面,吐丝形成网。
除了红蜘蛛自己爬行,风、雨及人员活动也是红蜘蛛传播的重要方式。
红蜘蛛一年发生13代,以卵越冬。
越冬卵一般在3月初开始孵化,4月初全部孵化。
越冬后,1~3代主要为害地面杂草并繁殖。
经过4代后,它们同时危害枣树、庄稼和杂草等。
越冬期从10月中下旬开始。
卵主要在枣树干皮缝隙、土壤缝隙和杂草基部越冬。
3月初孵化后,越冬卵离开越冬场所,转移对早春发芽杂草进行危害。
两天内新孵化螨的最大爬行距离约为150米。
如果两天内找不到食物,他们可能会饿死。
五月初,当枣树发芽时,地上的一些红蜘蛛开始向树上转移,危害枣树。
转移的主要方式是爬上树干。
红蜘蛛的每个虫态均可传播进行危害。
危险的高峰期是从七月到八月。
三、红蜘蛛灾害的主要原因一个是高温和干旱。
枣树生长季节持续高温少雨,加重了灾害。
其次,是寄主多,基数大。
红蜘蛛不仅伤害枣树,还伤害几十种作物,如玉米、高粱、棉花、大豆、黄瓜和马铃薯。
几十种杂草可以当做寄主,包括藜科的灰、苋科的苋菜、豆科的野生大豆、茄科的酸菜和菊科的鬼针草。
有害螨虫在田间杂草上繁殖和传播,并从地下传播到树上。
第三,防始困难。
枣树很高,叶子茂密,田地绿叶多。
很难预防和控制。
面积大难以实现统一控制,灾害发生率快。
四、防治方法为了防止红蜘蛛危害,平时应注意观察。
当发现树叶颜色异常时,应仔细检查树叶背面。
如果单个叶子受损,可把受害叶去除。
当更多的受害叶子出现时,应该尽早阻止它们。
树皮也可以在冬天开始后和第二年惊蛰前及时刮掉,以防止越冬代留在扭曲的树皮中。
1.农事控制根据枣红蜘蛛越冬卵的孵化规律和孵化后先以杂草为食繁殖的习惯,早春翻地清除地面杂草,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无杂草,红蜘蛛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
2.物理预防和控制在枣树发芽和红蜘蛛即将对枣树造成伤害之前(大约四月的最后十天),用无毒不粘虫胶在树干上涂上一层封闭的胶环,胶环宽度约为1cm,再涂上一次,约2个月一次,可以防止枣红蜘蛛对树造成伤害,效果可达95%以上。
3.生物防治田野里有许多枣红蜘蛛品种。
据调查,主要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
其中,中华草蛉种群较大,对枣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
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以加强对枣红蜘蛛种群的控制。
4.化学防治枣树发芽前15天,整个园地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处理。
红蜘蛛抗药性强,各种虫态混合发生,大多栖息在叶背下取食。
施用普通农药的效果不明显。
使用杀螨剂和杀卵效果好的系统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5月底至6月初是红蜘蛛孵化的高峰期(建议用药时间为5月25日至30日)。
这个时期也是控制红蜘蛛的关键时期。
可喷洒20%三唑锡悬浮剂1500倍或者25%阿维·螺螨脂2000倍或者25%阿维·乙螨唑。
如果这一时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对以后的防治产生一定的影响。
红蜘蛛的防治应提前进行,预防应尽可能大于治疗,以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