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模量"是表示模具部件所用钢材的强度及弹性的参数。
弹性模量通常也被称为“杨氏模量”。
弹性模量是拉伸钢材时发生的“应变”与“拉伸应力”之间的比例系数。
将这些关系以公示表示,则如下所示。
σ=E·εε:Epsilonσ:sigma亦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单位弹性模量:Ekgf/cm2 或 MPa应变:ε%拉伸应力:σkgf/cm2 或 MPa弹性模量这一物性值取决于金属材料的种类。
一般来说,弹性模量数值越大的材料,拉伸应力及刚性越高。
【表1】中是典型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数据。
弹性模量E(kgf/cm2)(MPa)软钢210 × 10420.59 × 104S50C210 × 10420.59 × 104预硬化钢(SCM440类)203 × 10419.9 × 104SDK11210 × 10420.59 × 104黄铜63 × 1046.17 × 104铜105 × 10410.29 × 104铝68 × 1046.67 × 104超硬铝73 × 1047.16 × 104将杨氏模量E乘以由零件的横截面形状所决定的“截面惯性矩”I所计算出的值,称为刚性。
刚性=E·IE·I的数值越大,则表示部件刚性越高,意味着抗损能力越强。
对于需要承受较大注塑压力或重力作用的零部件,在机械设计时,需要注意对E和I取较大的值。
弹性模量E所导致应变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