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在科幻圈,这句话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啥意思呢?因为很多科幻片的编剧,即便是想象,也要给自己脑洞大开的操作找个理由,想不出来的,一律用量子力学来解释。
“ 我们这里穿越时空靠的是量子啊,看不懂自己补物理课去吧!”不过最近鲫鱼发现,除了所谓的“ 量子力学 ”,“ 纳米 ”也开始成为编剧们偷懒的万金油。
鲫鱼记得当初看《 复联三 》的时候,对这一幕印象特别深刻,钢铁侠轻轻一按,战衣直接覆盖全身,还能凭空生成一面盾牌:虽说画面足够炫酷,但如果你想从物质守恒定律的角度刨根问底,那不好意思,接下来编剧会告诉你:诶,咱这战衣,是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除了各种纳米战甲,在电影《 地球停转之日 》里,这种可以无限分裂的小虫子,更是成了可以毁灭世界的最强兵器:你肯定觉得这不合理,不科学,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些小虫子都是来自外星的纳米机器人,它们可以把地球上的任何物质分解成纳米级别,并且自动合成新的机器人。
听上去是不是又无力反驳了?不过,虽说纳米在科幻片里很神秘,看起来是什么了不起的技术,但如果你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这个词,事情又会发生两级反转,在终极武器和你的裤裆之间反复横跳。
什么“ 纳米 ”能量保暖被:“ 纳米 ”能量杯:甚至还有什么“ 纳米 ”内衣内裤,不但能聚拢天地能量和排毒,还能治疗尿频尿急尿不尽?好家伙,我们纳米实在太厉害啦!然而买到手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不仅没这功能,而且和纳米材料压根不沾边,不过是商家为了合理化那些奇奇怪怪的卖点,打着纳米的旗号招摇撞骗罢了。
说一千道一万,纳米技术之所以能在科幻片和内裤上同时出现,就是因为很多人对纳米技术不甚了解。
纳米究竟是个啥?有什么应用?怎样的纳米产品才是真的?今天,鲫鱼就向大家科普一下这可能被神话了的名词。
首先,纳米并不是一种物质,只是一个长度单位,一纳米大概只有 0.000001 毫米那么长,只要这东西在 100 纳米以内,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纳米技术。
听起来很前沿,但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早在 1959 年,费曼就提出了一些关于纳米的设想,不过当时人类压根就无法观测纳米尺度的物体,更别说研究了。
1981 年,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诞生,我们对纳米的研究也产生了新的进展。
自此以后,纳米的应用大概分为三派,第一派是一位叫德拉克斯勒的博士提出的分子纳米技术,他设想能够通过重新排列原子的形式制造物体,其实就和那些科幻片里凭空出现的机甲有点类似。
他的概念在这本《 创造的机器 》中面世 ▼但这个设想至今还处于研究阶段,并没有啥实际成果。
第二派差友们就应该很熟悉了,说白了就是在纳米的尺度下进行精加工,大家经常看到新闻里多少多少纳米工艺的芯片,指的就是芯片上晶体管两个电极的极距是几纳米,距离越小,体积也就越小,能耗也越低。
当然,也得需要对应制程的光刻机才行 ▼而接下来这一派,其实才是纳米科技的重点,因为由它而衍生出来的产物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只是你感受不到而已。
因为早在几十年前,就有科学家发现,当某些物质小到纳米层级时,就会产生神奇的变化。
比如金的纳米粒子就会很容易和生物分子起反应并呈现红色。
举个例子,验孕棒里边就添加了这种成分。
还有很多衣服、雨伞的黑科技防水涂层;以及理论上可以进入血液,直达病灶的纳米机器人,都是靠这个思路研究出来的: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种物质在纳米层级上也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气泡。
气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浮在水面上,一戳就破,对吧?但纳米层级的气泡却因为体积小,表面积大,一来可以长时间悬浮在水中,和水发生充分反应,二来因为它表面张力大,气泡内部会承载很强的大气压,爆裂的时候会释放能量,起到净化作用。
因为这种特性,人工产生的这种蕴含无数微米、纳米层级的微纳气泡,也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水产养殖、无土栽培、污水处理等等。
。
。
甚至因为它微小和清洁能力强的特点,微纳气泡还成了美容护肤届的香饽饽。
说到这,一个财富密码又浮上了鲫鱼的心头:既然微纳气泡有这么多功效,如果能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让它成为我们日常用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