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明清家具研习社研习君语 交圈:不同构件的线和面,上下左右,连贯衔接,浑然一气,周转如圈,是谓“交圈”。
线脚对家具的结构不起什么作用,但线脚的使用,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添家具优美、柔和的艺术魅力,达到虽简洁却精细的悦目的装饰效果。
凹面:即洼面打洼:“洼”北京匠师读作wà,不作wā。
线脚的一种,把构件的表面造成凹面凸面:即“盖面”或“混面”一鼓一洼:一个凹面与一个凸面平行的线脚枭混:《则例》语,下凸上凹的曲线,近似冰盘沿线脚,常见于须弥座混面:线脚的名称,即高起的素凸面,可上溯到《营造法式》双混面:两个平行的混面冰盘沿:指边框外缘立面各种上疏下敛的线脚泥鳅背:混面的俗称盖面:即“混面”或“凸面”垛边:顺着边抹底面外缘加贴的一根木条,借以增加边抹看面的厚度,多用于裹腿做及一腿三牙罗锅枨式的家具劈料:在构件上造两个或更多的平行混面线脚打洼沿 混面冰盘沿泥鳅背三劈料阳线:高起的阳文线起线:在构件上造出高起的线边线:沿着构件的边缘造出高起的阳线或踩下去的平线或阴线起边线:沿着构件的边缘造出阳线压边线:沿着构件的边缘造出平线拦水线:沿着桌案面的边缘起阳线,借以防止汤水倾仄,流污衣衫灯草线:饱满的阳线皮条线:比灯草线宽而平扁的阳线皮条线加洼儿:高起的皮条线中部又稍洼下委角线:在构件的直角上造出阴文线,使直角变为委角一炷香:腿足正面起一道阳线,多见于案形结体家具的腿足上两炷香:腿足正面起两道阳线,多见于条案三炷香:腿足正面起三道阳线,多见于案形结体的家具上起棱:在构件上造出高起的棱脊线:在构件上高起的线或棱荞麦棱:阳线而有锐棱者瓜棱线:腿足分棱瓣的线脚,多见于无束腰方桌及圆角柜家具上甜瓜棱:圆足或方足起棱分瓣线脚的总称倒棱:削去构件上的硬棱,使其柔和剑脊棱:中间起棱,两旁成斜坡,形如宝剑的线脚。
《鲁班经匠家境》曰“剑脊线”拦水线灯草线两炷香瓜棱线倒棱鼓腿:向外鼓出的腿足鼓腿彭牙:牙条与腿足自束腰以下向外彭出,腿足至下端又向内兜转,以大挖内翻马蹄结束牙脚:壸门台座向四足高桌发展,遗留在足端的歧出部分为牙脚,后蜕变成马蹄马蹄:腿足下端向内兜转或向外翻出的增大部分内翻马蹄:足端向内兜转的马蹄外翻马蹄:三弯腿足下端向外兜转的马蹄撇腿:即“香炉腿”,腿足下端向外微撇香炉腿:又称“撇腿”,腿足下端向外撇后着地。
常见于有管脚枨的条案桨腿:《鲁班经匠家境》语,即站牙,言其上小下大,近似船桨蜻蜓腿:香几上细而长的三弯腿鼓腿膨牙香炉腿马蹄三弯腿蚂蚱腿展腿其它构件叠涩:《营造法式》语。
须弥座束腰上下依次向外宽出的各层挞涩:《营造法式》语,“叠涩”或写作“挞涩”。
按即北京工匠所谓的“托腮”圈口:四根板条安装在方形或长方形的框格中,形成完整的周圈壸门:唐宋时常用在须弥座及床座上的开光券口:三根板材安装在方形或长方形的框格中,形成拱券状洼堂肚:牙条中部下垂,成弧线形。
常见于椅子上的券口牙子三弯车脚:《鲁班经匠家境》语,箱子下有弯曲弧线的底座卷书:几形结体家具,板足到地后向内或向外卷转的部分曰“卷书”;宝座或椅子搭脑正中出现向后卷转的部分亦称“卷书”落堂:装板低于边框的造法落堂踩鼓:将装板四边踩下去,使它低于边框,但中部不动,形成高起的小平台平头案 / 翘头案腿足间的圈口六角半桌上的鱼门洞式圈口架子床挂檐上的鱼门洞式圈口小座屏下方海棠式圈口玫瑰椅靠背上的壸门券口圈椅下方的壸门券口灯挂椅下方的壸门券口官帽椅下方的壸门券口壸门式牙板及腿足,非壸门券口壸门式亮脚,非壸门券口万历柜亮格部分的壸门券口洼堂肚其它线脚麻叶云:《则例》语,雕在墩子两端的云纹抱鼓麻叶云:墩子上的抱鼓和墩子尽端的鞋履状,其上雕有云纹。
波折形:模拟织物下垂或荷叶边弯曲的形状卷叶:雕刻在三弯腿足端向上翻卷的叶状装饰,常在香几的足上出现卷云纹:形象完整,左右对称而卷转的云纹卷珠足:三弯腿内缘起阳线,下至足端,卷转成珠而结束曰“卷珠足”海棠式:取材于秋海棠花的造型吉祥草:用草叶组成的圆形图案,常用于卡子花棱瓣:线脚上各种棱、瓣的总称葵瓣式:形式莲花但花瓣不出尖的花纹式样荷叶边:波折形构件的边缘,或称“荷叶边”拧麻花:绳纹的俗称炮仗筒:南方匠师语。
鱼门洞的开孔如横着的爆竹,近似笔管式而开孔较宽海棠形开光卷云纹牙头荷叶边卷珠足中国传统家具非常讲究【交圈】。
所谓交圈,有衔接贯通之意,也就是使不同构件之间的线脚和平面,泯然相接,借以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例如案形结体的插肩榫酒桌或条案,牙条上锼出壶门尖及曲线并沿边起阳线,腿足沿边也必然起阳线和牙条连接起来,浑然一气,形成完整而优美的轮廓。
无束腰条桌,边抹、腿足、直枨都打洼踩委角线,也为的是交圈。
有束腰方凳,牙条攒牙子,腿足打洼踩委角线,也是为了能交圈。
明及清前期家具的一般造法,是各种构件不论交圈或不交圈,都造成同一线脚,这自然是为了整体的协调统一。
但也并非千篇一律,绝无变化。
两种不同的线脚在一件家具上出现,还是常见的。
例如闷户橱不论联二或联三,抽屉、闷仓线脚的变化使用,在匠师是否善于意匠经营。
运用得好,能使制品清新脱俗,俊俏多姿;运用得不好,则难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ps.文中名词及释义皆选自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