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消费者来说,怎么看中央空调是不是真的好呢?空调行业流行过一些指标,其中COP、IPLV及APF广受关注。
从三个指标的设定来看,COP=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比值越大代表制冷效率越高,也越节能;IPLV=1.2%×A+32.8%×B+39.7%×C+26.3%×D,ABCD分布代表机组在100%、75%、50%、25%负荷时的制冷效率,在COP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APF则是在制冷季节及制热季节中,空调机进行制冷(热)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
从这三个概念的推出时间来看,COP首先兴起,而后,IPLV逐渐替代COP,成为新标准。
2013年,APF被提出,但至今还未被广大厂家和市场推广,直至今日,仍是IPLV仍大行其道。
不断刷新的IPLV值依然是中央空调行业的关注热点,几乎所有的多联机品牌在推出新品的时候都有意将IPLV标注在一个醒目的位置上,并作为宣传卖点,以此来证明自身在节能技术上的领先和超越。
但是,“制冷是本分,制热是本事”,IPLV固然成功代替COP成为一代霸主,却没能掩盖其短板:它代表的仅仅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效率,至于制热的能力,IPLV并不能给消费者准确的导向。
而APF既考虑了空调的制冷能力,同时涵盖了制热因素,对中央空调的节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对中央空调的技术和产品的要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APF相比IPLV而言,更能拉大产品性能之间的差距。
这样,真正有更好性能的空调产品也会更加明确。
要多少年,才能成为APF主导的时代,让消费者有更明确的指标依据,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