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梁式木构架又称叠梁式木构架,其结构较为复杂。
以较为简单的"清代七硬山大木小式木构架"为例来说明其结构。
·首先在台基上沿建筑进深方向前后立檐柱和金柱。
·檐柱与金柱上端架"抱头梁",两金柱上端架"五架梁"。
·五架梁上立瓜柱(即短柱),瓜柱上再架"三架梁,梁上再立"脊瓜柱",此组房架称为一缝。
·如此多组房架展开,在面阔方向以"枋"连接每层梁的端头及脊瓜柱顶上架设模木,枋与枋之间置"垫板",联成为一个整体。
·两缝房架即四柱之间所组成的空间,就是古建筑的基本单元。
·脊标上置扶脊木,用于安装正脊及椽条,再于檩间铺钉椽条、望板、蓄背及瓦面。
除上述较简单的结构外,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结构名称,且听后续慢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