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智囊全集》全文 译文(二)

发布:2024-07-21 浏览:32

核心提示:《智囊全集(全译珍藏本)》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是十邵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集,辑录了一千多则小故事,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智术计谋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11、楚庄王 袁盎【原文】楚庄王宴群臣,命美人行酒。日暮,酒酣烛灭。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趣火视之。王曰:「奈何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命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群臣尽绝缨而火,极欢而罢。及围郑之役,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却敌,卒得胜。询之,则夜绝缨者也。盎先尝为

《智囊全集(全译珍藏本)》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共计二十八个小类是十邵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集,辑录了一千多则小故事,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智术计谋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
11、楚庄王 袁盎【原文】楚庄王宴群臣,命美人行酒。
日暮,酒酣烛灭。
有引美人衣者。
美人援绝其冠缨,趣火视之。
王曰:「奈何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命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
」群臣尽绝缨而火,极欢而罢。
及围郑之役,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却敌,卒得胜。
询之,则夜绝缨者也。
盎先尝为吴相时,盎有从史私盎侍儿。
盎知之,弗泄。
有人以言恐从史,从史亡。
盎亲追反之,竟以侍儿赐,遇之如故。
景帝时,盎既入为太常,复使吴。
吴王时谋反,欲杀盎,以五百人围之,盎未觉也。
会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置二百石醇醪,尽饮五百人醉卧,辄夜引盎起,曰:「君可去矣,旦日王且斩君。
」盎曰:「公何为者?」司马曰:「故从史盗君侍儿者也。
」于是勃然脱去。
[冯述评]梁之葛周、宋之种世衡,皆用此术克敌讨叛。
若张说免祸,可谓转圜之福。
兀术不杀小卒之妻,亦胡 虏中之杰然者也。
葛周尝与所宠 美姬同饮,有侍卒目视姬不辍,失答周问。
既自觉,惧罪。
周并不言。
后与唐师战,失利,周呼此卒奋勇破敌,竟以美姬妻之。
[边批:怜才之至。
]胡 酋苏慕恩部落最强,种世衡尝夜与饮,出侍姬佐酒。
既而世衡起入内,慕恩窃与姬戏。
[边批:三国演义貂蝉事套此。
]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惭愧请罪。
世衡笑曰:「君欲之耶?」即以遗之。
由是诸部有贰者,使慕恩讨之,无不克。
张说有门下生盗其宠 婢,欲置之法。
此生呼曰:「相公岂无缓急用人时耶?何惜一婢!」说奇其言,遂以赐而遣之。
后杳不闻。
及遭姚崇之构,祸且不测。
此生夜至,请以夜明帘献九公主,为言于玄宗,得解。
金兀术爱一小卒之妻,杀卒而夺之,宠 以专房。
一日昼寝,觉,忽见此妇持利刃欲向。
惊起问之,曰:「欲为夫报仇耳。
」[边批:此妇亦奇。
]术默然,麾使去。
即日大享将士,召此妇出,谓曰:「杀汝则无罪,留汝则不可。
任汝于诸将中自择所从。
」妇指一人,术即赐之。
[边批:将知感而妇不怨矣。
]【译文】楚庄王(春秋诸侯,五霸之一)宴请群臣,命令近来的美人来斟酒,劝酒。
酒宴一直进行到晚上,大家喝得酒兴正浓,蜡烛熄灭了都没人管。
席中有一臣子趁视线不明拉扯美人的衣服、调戏她;美人扯断了他的帽带,催促庄王点火看看是谁。
庄王说:「怎么可以为了显扬妇人的节操,而屈辱一名国士呢?」于是下令:「今天和寡人一起喝酒的臣子,不拉断帽带的人表示不够尽兴。
」群臣于是都把自己的帽带拉断,然后再点上蜡烛,尽欢而散。
后来围攻郑国的战役中,有一臣子每每在敌前冲锋陷阵,五次交 兵五次斩获敌人首级,因而击退敌人、获得胜利。
庄王询问他的姓名,原来就是那天喝酒被美人扯断帽带的臣子。
汉朝人袁盎先前曾担任吴王濞(汉朝王室分封的诸侯)的丞相,有个侍从私通袁盎的侍女,袁盎知道这件事,却没有泄露出去。
有人恐吓侍从,侍从便逃走了。
袁盎亲自把他追回来,还把侍女赐给他,待他像老朋友一样。
汉景帝时,袁盎担任太常(汉朝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吏),又出使吴。
吴王当时图谋造反,想杀死袁盎,派了五百个士兵包围围袁盎的住处,他没有发觉。
此时侍从正好担任防守袁盎的校尉司马,他准备了二百石的美酒给这五百个士兵喝,喝得个个醉倒。
到了半夜,他叫起袁盎,说:「你赶快离开吧。
天一亮吴王就要杀你了。
」盎问:「你是什么人?」司马说:「我就是以前私通您府上侍女的侍从啊。
」于是袁盎有惊无险地逃脱了。
[冯评译文]后梁的葛从周(后梁太祖时的大将军)、宋朝的种世衡(曾防守边塞数年,善待士卒,深得爱戴)都用这招取得了克敌制胜的效果;至于张说(唐?洛陽人,累官中书令,封岳国公)避祸的事,可说是全拜处事得宜之赐;金兀术(金太祖第四子,姓完颜名宗弼,屡次侵宋,击败宋兵。
曾与岳飞战于朱仙镇)不杀小卒的妻子,亦算是胡 人中的豪杰。
葛从周曾与宠 爱的美女 一起喝酒。
有个士兵在一旁目不转睛地注视美女 ,以致答不上葛从周的问话,连自己都觉得有罪,但葛从周并不责骂他。
后来葛从周带兵与后唐军队作战失利,这个士兵奋勇杀敌,果然转败为胜。
事后葛从周把美女 嫁给了这个士兵。
胡 人部落以苏慕恩一族最为强大。
种世衡有一夜 和苏慕恩喝酒,召侍女出来劝酒。
席间种世衡有事离席进内室,苏慕恩偷偷地调戏侍女(《三国演义》貂蝉套用此伎俩),种世衡走出来当场撞见,苏慕恩因而惭愧地请罪。
种世衡笑着说:「你很想要她吗?」就把侍女送给他。
从此以后,各部落间有贰心的,只要派苏慕恩出马,没有不能平定的。
张说有一个宠 爱的婢女,被门生偷偷地带走,张说想用法律来制裁他。
门生说:「先生难道以后没有紧急用人的时候吗?何必吝惜一个婢女!」张说觉得他的话很奇特,就把婢女送他,打发他走。
此后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后来张说遭受姚崇(唐?陕州人,玄宗时拜相,封梁国公)的陷害,随时可能大祸临门。
这个门生忽然半夜临门,请张说用夜明帘进献给九公主,为他在玄宗面前说好话,才化解了这场祸事。
金兀术喜欢一个士卒的妻子,就杀死士卒夺走他的妻子,十分宠 爱。
有一天睡醒,忽然看见这个妇人拿着利刃对着自己,兀术慌忙起来问她,她说:「我要为丈夫报仇!」兀术沉默不语,挥手叫她退去,当天就宴请将士,把这个妇人叫出来,说道:「我要杀你,你又没有犯罪;又不能再留你。
就随你在诸位将士中挑一个嫁吧!」于是把妇人赐给她所挑选的将士。
来是感动部将,二来使这名妇人不再怀恨在心。
12、王猛【原文】猛督诸军十六万骑伐燕,慕容评屯潞州,猛进与相持,遣将军徐成觇燕军。
期日中,及昏而反。
猛怒,欲斩成。
邓 羌请曰:「贼众我寡,诘朝将战,且宜宥之。
」猛曰:「若不斩成,军法不立。
」羌固请曰:「成,羌部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以赎罪。
」猛又弗许。
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
猛谓羌义而有勇,[边批:具眼。
]使语之曰:「将军止,吾今赦之矣。
」成既获免,羌自来谢。
猛执羌手而笑曰:「吾试将军耳。
[边批:不得不如此说。
]将军于郡将尚尔,况国家乎!」[冯述评]违法请宥,私也;严鼓勒兵,悍也。
且人将攻我,我因而赦之,不损威甚乎?然羌竟与成大破燕兵,以还报主帅。
与其伸一将之威,所得孰多?夫所贵乎军法,又孰加于奋勇杀敌者乎?故曰:圆若用智,唯圜善转,智之所以灵妙而无穷也!【译文】魏晋南北朝时,王猛(北海人,字景略,前秦苻坚时任丞相)总督各路十六万骑兵进攻前燕,当时慕容评屯兵于潞州。
王猛进军与慕容评相对峙,派遣将军徐成去窥探燕军的情况,约定中午回营,但徐成到黄昏才回来。
王猛很生气,要杀徐成。
邓 羌求情道:「敌众我寡,明早就要作战了,将军应该原谅他。
」王猛说:「如果不杀徐成,军法的威严就不能树立。
」邓 羌再三地求情说:「徐成是我的部将,虽然违背约定的时间应该问斩,我愿意和徐成并肩作战杀敌以赎罪。
」王猛还是不肯。
邓 羌很生气,回营后,击鼓整军,要来攻击王猛。
王猛认为邓 羌义勇双全[很有眼光],就派人告诉他:「将军暂且停兵[谁肯],我现在就赦免徐成。
」徐成得到赦免后,邓 羌亲自来向王猛谢罪。
王猛握着他的手笑道:「我只是试试你罢了,将军对部将都这么重视,何况是国家呢?」[不得不如此说][冯评译文]违反法令而强求宽赦,是偏私的表现;击鼓整军,又是强悍的行为;在有人即将攻击我的时候,顺势赦人,难道不会损害威严吗?但是邓 羌后来和徐成大败燕军,以回报主帅的恩惠,这和伸张将军的威严比起来,读者以为孰轻孰重呢?军法固然要重视,但又有什么比奋勇杀敌的人更可贵呢?所以兵法上说:「圆若用智,唯园善转。
」才智如果运用得巧妙,效果是灵妙无穷的!13、魏元忠【原文】唐高宗幸东都时,关中饥饿。
上虑道路多草窃,命监察御史魏元忠检校车驾前后。
元忠受诏,即阅视赤县狱,得盗一人,神采语言异于众。
[边批:具眼。
]命释桎梏,袭冠带乘驿以从,与人共食宿,托以诘盗。
其人笑而许之,比及东都,士马万数,不亡一钱。
[冯述评]因材任能,盗皆作使。
俗儒以「鸡鸣狗盗之雄」笑田文,不知尔时舍鸡鸣狗盗都用不着也。
【译文】唐高宗驾临东都洛陽时,关中正发生饥荒。
高宗担心路上会遭遇强盗,就命令监察御史(官名,掌管巡察州县狱讼、军戎、祭祀、出纳等事)魏元忠(宋城人,为太学生,任殿中侍御史)检阅车驾提前检查途径路线。
魏元忠受命后,去巡视了赤县(唐朝京都所管的一个县)监狱,见到一名犯盗窃罪坐牢的囚犯,言语举止都异于常人,魏元忠命令狱卒打开他的手铐、脚镣,让他整理衣冠,乘车跟随在后面,并跟他生活起居在一起,要求他去协助防范强盗。
这个人含笑应许。
结果高宗此次巡幸东都的过程中,随行兵马多达万余人,但竟不曾遗失一文钱。
[冯评译文]依人的才能去任用他,强盗都可以做为使者。
世俗的学者用「鸡鸣狗盗之徒」取笑田文(战国时齐人,号孟尝君,出任齐相,招致天下贤士,门下食客常数千人)所用的食客,却不知道有时候除了鸡鸣狗盗之徒,其他人都派不上用场。
14、柳郡守【原文】唐柳大夫词,谪授泸州郡守。
渝州有牟秀才,即都校牟居厚之子,文采不高,执所业谒见。
柳奖饰甚勤。
子弟以为太过,柳曰:「巴蜀多豪士,此押衙之子独能好文,苟不诱进,渠即退志。
以吾称誉,人必荣之,由此减三五员草贼,不亦善乎?」【译文】唐朝御史大夫柳贬职为沪州郡守时,渝州有位秀才叫牟,是都校牟居厚的儿子,他的文采并不高,却拿着自己的作品上门拜见。
柳很殷勤地夸奖勉励他,但家人认为这样太过分了。
柳说:「巴蜀一带多豪杰之士,而这押衙(管理仪仗侍卫的官)的儿子独爱好文学,如果不诱导奖励他,他将失去这种志趣。
因为我的称赞,别人必定以他为荣,因此能减少三五个乱民,不是很好吗?15、廉希宪【原文】元廉公希宪礼贤下士,常如不及。
方为中书平章时,江 南刘整以尊官来谒,公毅然不命之坐。
刘去,宋诸生褴缕冠衣,袖诗请见。
公亟延入坐语,稽经抽史,饮食劳苦,如平生欢。
既罢,弟希贡问曰:「刘整贵官而兄简薄之,诸生寒士而兄优礼之,有说乎?」公曰:「非尔所知也。
大臣语默进退,系天下轻重。
刘整官虽尊贵,然背国叛主而来者;若宋诸生,何罪而羁囚之?今国家崛起朔漠,我于斯文不加厚,则儒术由此衰熄矣。
」[冯述评]不惟兴文,且令知节义之重,是具开国手段者。
【译文】元朝廉希宪(畏吾人,字善甫,有文武之才,世祖目为廉孟子)生平礼贤下士,惟恐落于人后。
当他官居中书平章政事(次于丞相的官员)时,江南刘整(邓 州人,任中书左丞)以高级官员的身份正式拜访他,他居然没有请刘整就座。
刘整离开后,有个衣着破旧的南宋秀才拿着诗文来请见,廉希宪很客气地请秀才入座,与他谈论诗书典籍,关怀他的生活饮食,好像是老朋友。
事后,弟弟廉希贡问道:「刘整是大官,你对他不客气;秀才不过是个清寒的读书人,你却很礼遇他。
有这种道理吗?」廉希宪回答说:「这不是你所能了解的。
大臣的举止进退,关系到天下国家。
刘整的官位虽尊贵,却是背叛他的祖国和君主来归顺的;南宋秀才并没有罪过,没有必要让他难堪。
当今我们的国家是从北方沙漠崛起的,我对这些文人如果不特意尊重些,儒家的学术从此就将失传了。
」[冯评译文]不只振兴学术,而且提倡气节。
真是国家开创期最佳的处事原则啊!16、范仲淹【原文】范文正公用士,多取气节而略细故,如孙威敏、滕达道,皆所素重。
其为帅日,辟置僚幕客,多取谪籍未牵复人。
或疑之。
公曰:「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
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
」故公所举多得士。
[冯述评]天下无废人,所以朝廷无废事,非大识见人不及此。
【译文】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任用文士,一向注重人品而不拘小节。
有气节才智的人,决不会拘泥于琐细的小事[这是范文正的慧眼],如孙威敏、滕达道等人都一向受到他的尊重。
他所选用的文书、助理,都是一些被贬官而尚未复职的人员。
有人觉得奇怪。
文正公说:「有才能而没有过失的人,朝廷自然会任用他们。
至于那些不幸受过处罚的可用之才,如不趁机起用他们,就要变成废人了。
」文正公麾下因而济济多士。
[冯评译文]天下没有被废弃的人,朝廷就没有荒废的职事。
不是非常有见识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17、徐阶【原文】徐存斋由翰林督学浙中,时年未三十。
一士子文中用「颜苦孔之卓」。
徐勒之,批云「杜撰」,置四等。
此生将领责,执卷请曰:「大宗师见教诚当,但『苦孔之卓』出扬子《法言》,实非生员杜撰也。
」徐起立曰:「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改置一等。
一时哗然,称其雅量。
[边批:何曾损文宗威重?][冯述评]不吝改过,即此便知名宰相器识。
闻万历初年有士作「怨慕章」一题,中用「为舜也父者,为舜也母者」句,为文宗抑置四等,批「不通」字。
此士自陈文法,出在「檀弓」。
文宗大怒曰:「偏你读『檀弓』!」更置五等。
人之度量相越,何啻千里?宋艺祖尝以事怒周翰,将杖之。
翰自言:「臣负天下才名,受杖不雅。
」帝遂释之,古来圣主名臣,断无使性遂非者。
又闻徐公在浙时,有二生争贡,哗于堂下,公阅卷自若。
已而有二生逊贡,哗于堂下,公亦阅卷自若。
顷之,召而谓曰:「我不欲使人争,亦不能使人让。
诸生未读教条乎?连本道亦在教条中,做不得主。
诸生但照教条行事而已!」由是争让皆息,公之持大体皆此类。
【译文】明朝人徐存斋(徐阶,字子升,号存斋,华亭人)以翰林的身份到江 浙一带督察学政时,年纪未满三十岁。
有一个应考的人在文章中引用「颜苦孔之卓」(颜渊学习 孔子,苦于孔子的学行过于卓越)的句子。
徐存斋评为:「杜撰」,给他评了个四等。
这个书生受到徐存斋的批评,是不服气,拿着文章找他说:「大宗师(即今典试委员)的指教实在很好。
但「苦孔之作」并非杜撰,是有出处的,出自扬子(扬雄)《法言》。
徐存斋马上站起来说:「本官居官过分年轻,学问不足,承蒙指教。
」于是改评为一等。
当时大家都称赞他肚量大。
[冯评译文]不吝于改过,是名宰相的气度。
听说万历初年有一书生作「怨慕声」(怨慕即思慕,出《孟子·万章上》。
孟子说舜思慕父母)这个题目。
文中引用「为舜也父者,为舜也母者」一句。
被主考官打入四等,评为「不通」。
此生分辨说:「文章此句出在《礼记·檀弓》。
」主考官非常生气说:「只有你读过《檀弓》!」反而给他改成五等。
人的度量。
相差何止千里,宋太祖曾因事生赵师民(字固翰,学问精博,志向清远)的气,要处他杖刑(五刑之一,用竹板打犯人),赵世民申诉说:他享有天下才士的美名,受杖刑太不雅观。
[好大胆!非圣主不能容。
]太祖就放过了他。
自古以来的圣主名臣,绝无做错事、还是任性,一路错到底的。
又听说徐公在浙的时候,有两个书生为了争取贡生的位置,在公堂下吵闹,徐公则专注地阅卷,不为所动;过了一会儿,又有两个书生为了推让贡生的位置,在公堂下吵闹,徐公也不理会。
过后徐公把他们都叫到面前来,说:「我不希望有人争夺,也不希望有人推让。
诸位没有读过学规吗?连我的职权在学规里也有明确规定,不可以随意改变的。
诸位只须按学规行事就好了。
」于是争让的事得以平息。
徐公的作风一向如此。
18、屠义【原文】屠枰石义先生为浙中督学,持法严。
按湖时,群小望风搜诸生过失。
一生宿娼家,保甲昧爽两擒抵署门,无敢解者。
门开,携以入。
保甲大呼言状,屠佯为不见闻者,理文书自如。
保甲膝行渐前,离两累颇远。
屠瞬门役,判其臂曰:「放秀才去。
」[边批:刚正人却善谑。
]门役喻其意,潜趋下引出,保甲不知也。
既出,屠昂首曰:「秀才安在?」保甲回顾失之,大惊,不能言。
与大杖三十,荷枷,娼则逐去。
保甲仓惶语人曰:「向殆执鬼!」诸生咸唾之,而感先生曲全一酒色士也。
[边批:趣甚。
]自是刁风顿息,而此士卒自惩,用贡为教官。
[冯述评]李西平携成都妓行,为节使张延赏追还,卒成仇隙;赵清献在清城而携妓以归,胡 铨浮海生还而恋黎倩。
红颜迷人,贤者不免,以此裁士,士之能全者少矣!宋韩亿性方重,累官尚书左丞,每见诸路有奏拾官吏小过者,辄不怿,曰:「天下太平,圣主之心,虽昆虫草木皆欲使之得所,今仕者大则望为公卿,次亦望为侍从、职司、二千石,奈何以微瑕薄罪锢人于盛世乎?」屠公颇得此意。
【译文】屠枰石(屠义)先生在江 这一带当督学,一向严守法令办案。
当他巡察西湖时,有些小人趁机去搜罗秀才们的过失告状。
有一个秀才夜宿在妓女家,保甲(地方守卫组织之长)在次日天刚亮时,就把秀才和妓女两人捉起来,送到衙门来。
大家都有点同情那个秀才,却没有人敢释放他。
衙门开门了,保甲带人上堂。
一进门就大声地诉说事情的经过,屠公假装没有听见,照常处理文书,保甲渐渐膝行向前,距离秀才和妓女越来越远。
屠公用眼睛示意身旁的差役[刚正的人却喜欢戏谑],又靠靠他的手臂,让他放了秀才。
差役明白了,悄悄过去把秀才带出门,保甲一点都不知情。
秀才出去之后,屠公抬头问道:「人呢?」保甲回头一看,不见了秀才,吓得说不出话来。
屠公便罚打他三十大板,铐上枷锁,并把妓女赶了回去。
保甲后来惊魂未定地对人说:「我刚才捉到鬼了!」[有趣。
]别的秀才鄙弃他,也感谢屠公包皮涵一个读书人——虽然是个酒色之士。
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刁恶的风气平息下来,而秀才为了自我惩戒,甘愿奉献才学,自贬为教官(学校中担任教职的基层官员)。
[冯评译文]李西平(唐朝人,名晟)带着妓女同行,被节度使张延赏追回,从此成了两个人的心病;赵清(明朝人,治理清城)离职时带着妓女回去;胡 铨(宋·庐陵人)贬官海外侥幸生还,还思恋黎倩(美人情妇)。
连贤者都避免不了这样的风流 韵事,却拿来要求一般读书人,那出色的文人就很少了。
宋朝韩亿个性方正稳重,担任尚书右丞,每逢见到各地有人检举官吏细小过失的,往往很不高兴,说:「当今天下太平,圣明的君主仁慈宽厚,虽是草木昆虫都想使之各得其所,一般做官的人,最大的愿望是做大官,再次也希望做个侍从什么的,当个小官,怎么可以因为轻微的过错使他在太平盛世一筹莫展呢?」屠先生大概正有这种心意吧?19、李孝寿 宋庠【原文】李孝寿为开封尹,有举子为仆所凌,忿甚,具牒欲送府,同舍生劝解,久乃释,戏取牒效孝寿花书判云:「不勘案,决杖二十。
」仆明日持诣府,告其主仿尹书判私用刑。
孝寿即追至,备言本末。
孝寿幡然曰:「所判正合我意。
」如数与仆杖而谢举子。
时都下数千人,无一仆敢肆者。
[边批:快甚。
]宋元献公罢相守洛。
有一举子,行囊中有失税之物,为仆夫所告。
公曰:「举人应举,孰无所携?未可深罪。
若奴告主,此风胡 可长也?」但送税院倍其税,仍治其奴罪而遣之。
【译文】宋朝人李孝寿任开封府尹的时候,有个举子受到仆人欺凌,心里很愤怒,准备好讼状想到开封府控诉,后经同行的另一个书生劝阻才作罢。
后来一时兴起,拿出诉讼状,模仿李孝寿的笔法写上判决:「不必审查,罚打二十大板。
」但是并没有真打。
第二天,那个仆人拿着这张讼状到府衙,控告主人模仿府尹大人的判决,私自用刑。
李孝寿把那个举子叫来问话,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经过以后,勃然大怒,说:「这样的判决正合我的想法。
」当场就责罚了那仆人二十大板。
[痛快!]并命令他向主人道歉。
此举使得当时都城里数千个仆人,没有一个敢再放肆。
宋元献公(宋朝人,本名庠,字公序,卒谥元献)辞去丞相之职,镇守洛陽。
有一个举人行李中有漏税的东西,竟被自己的仆役检举控告。
宋庠说:「举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谁没有携带行李的?不可重罚。
但是奴仆控告主人,此风不可断长!」他只把举人送到税务院去加倍缴税,那名仆役则被处以杖罚。
20、胡 霆桂【原文】胡 霆桂,开庆间为铅山主簿。
时私酿之禁甚严,有妇诉其姑私酿者。
霆桂诘之曰:「汝事姑孝乎?」曰:「孝。
」曰:「既孝,可代汝姑受责。
」以私酿律笞之。
政化遂行,县大治。
《姑苏志》载此为赵懙夫事。
【译文】胡 霆桂在南宋理宗开庆年间任铅山主簿,当时私家酿酒的禁令很严。
有一个妇人控告婆婆私自酿酒,胡 霆桂诘问她说:「你侍奉婆婆孝顺吗?」她说:「孝顺。
」胡 霆桂说:「既然孝顺,就代替你婆婆受罚吧。
」然后按照私酿的法令来责打她。
此事传开之后,官府的政令变得遂行无阻,铅山县因而大治。
这件事《姑苏志》有记载,只不过主角是赵普夫,不是胡 霆桂。
喜欢请转发点关注!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引用典故成语之——汗牛充栋(汗牛充栋的出处)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