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美军的BAR是自动步枪还是轻机枪?从BAR的定位看美军步兵班构成

发布:2024-07-21 浏览:42

核心提示:美军关于机枪这个定义一直很迷,甚至压根没有轻机枪这个理念。美军的M249的后缀是SAW,M249 Squad Automatic Weapon,意为班组自动武器,而M248 machine gun,指的是那些搭载于载具上的,这些叫机枪。再往前查,美帝步兵班里甚至压根就没轻机枪这么个东西,只有个BAR,这货的争议就大了,要说定义,这枪根本不符合轻机枪这个概念,而用法上,美军用着还和轻机枪有很大交集,和正经机枪还不是一回事。先看看BAR诞生那个背景,美国在1917年参加一战,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早年间他们看见

美军关于机枪这个定义一直很迷,甚至压根没有轻机枪这个理念。
美军的M249的后缀是SAW,M249 Squad Automatic Weapon,意为班组自动武器,而M248 machine gun,指的是那些搭载于载具上的,这些叫机枪。
再往前查,美帝步兵班里甚至压根就没轻机枪这么个东西,只有个BAR,这货的争议就大了,要说定义,这枪根本不符合轻机枪这个概念,而用法上,美军用着还和轻机枪有很大交集,和正经机枪还不是一回事。
先看看BAR诞生那个背景,美国在1917年参加一战,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
早年间他们看见了德国人拿着MG08突突英法部队,这会儿他们反应过来,这场仗很大程度是以架着机枪的堑壕战为主。
美国人回头看一眼自家仓库,发现自家机枪总共才1000挺左右。
这会儿美军赶紧招标,加强自家火力。
这会儿,M1917机枪和BAR进入了美军。
而关于BAR这玩意儿的争议就随之而来了,这玩意儿叫勃朗宁自动步枪,和M1917春田步枪相比,就多个自动两个字,都叫步枪,一个位面上的东西。
这东西在概念上,无非就是栓动步枪火力不够,拿着一个自动步枪补充火力的。
而且用法上,你看正经的轻机枪,都是立着支架,架起来射击的,是有依托的,而这BAR是无依托抵肩射击的。
最早的BAR,就是没有两脚架的,有两脚架的,都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BAR的主要用法轻机枪的用法而从BAR的结构来看,薄枪管,而轻机枪一般都是重枪管的,枪管散热还要好,而且还要快速更换。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ZB26那一系列,包括布伦机枪,都是符合这个特征的,甚至MG34、MG42都是如此。
不仅如此,保持火力持续,还得有个副射手,还得能快速换弹匣。
这些要求,在BAR身上没有一个满足的。
枪管根本就不能换,还是个薄枪管,持续射击、连续点射,枪管很容易就变得很烫了。
弹匣容量小,而且换着没那么方便。
不像ZB26,副射手直接拔下来就换了。
甚至,BAR的自动步枪手根本不配副射手,后来才有了个自动步枪手助手这个角色。
同时,这枪还没有两脚架。
如果对射,BAR会被ZB26、DP28,甚至是歪把子给压制的根本抬不起头来。
后来美军为了加强火力,给BAR装了两脚架,扔到步兵班里,一个步兵班配一支,甚至后来又配了一支,有的班还三支。
放到步兵班里,地位和其他国家的轻机枪很相似。
这点也只是相似,正常轻机枪主要还都是有依托射击,然后抱着跑来跑去打的,而BAR多数还都是无依托射击,抱着跑来跑去,移动中输出火力,很少的情况下去架着有依托射击,这个用法,更多的有点像一个用.30-06的冲锋枪了,或者像是个突击步枪了。
这个其实是当时轻机枪和自动步枪这个概念的问题导致的,轻机枪诞生那会儿,还是一战前后,那会儿人们对于轻机枪这个概念还是非常模糊。
那会儿人们意识到的是,在步兵突击的时候,重机枪用处不大,机枪必须得学会走路,必须要有个能全自动射击的轻型武器,必须得能跟随班组作战。
于是乎在这里,就出现了轻机枪这个构型,把原本的重机枪的三脚架撤掉,换成两脚架,能让士兵抱着或者端着提着走,走到地方开火,进行火力输出。
于是乎,有了个MG08/15这种现在看上去很异类的轻机枪。
再后来,人们在自动步枪的基础上,开发了轻机枪,或者有一些是在重机枪的基础上,简化出了轻机枪,甚至一部分直接把自动步枪当轻机枪用了,BAR就是属于这类,绍沙其实也是。
这样子,很多国家就在一个步兵班里配一挺机枪,作为步兵支援武器使用。
而除了轻机枪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概念AR。
这个概念下,士兵冲锋/行进的时候,可以一边行进一边开火,用火力压制敌人。
而每个班配一把,可以做到行进中射击,同时能掩护其他人拉大栓。
但是后来发现,这玩意儿打全威力弹,并不利于行进中射击。
再后来,才有了将BAR装上两脚架,当轻机枪用。
但是更多时候,还是士兵端着行进打。
而这东西本身不是个轻机枪的底子,轻机枪所具备的特征,这把枪很多都没有。
这就又导致BAR作为班用机枪使,还是非常吃力。
人家机枪快速换弹匣,快速换枪管,操作好了可以很稳定的输出,这货完全不行,只能发呆。
这就可以引用外国轻武学者的另一个评价了:既不是轻机枪也不是自动步枪。
简单说,就是不伦不类。
后来,美国人也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半自动步枪。
二战的时候,美军每个步兵班里,有一把或者两把BAR,剩下的全是加兰德。
这样的话,半自动+全自动,火力提升一个档次,和其他装备大栓+轻机枪的步兵班比,并不落下风。
这里面,拿加兰德的叫步枪手,拿BAR的叫自动步枪手。
这个思路就是,美军步兵班里,分别是步枪手和自动步枪手。
从这个名字里就可以看到,大多数人是自动步枪手火力输出慢点,然后有一个火力输出快点,能够提供全自动火力,或者是以全自动射击为主的。
大体上就是,突击的时候,多数人点射为主,自动步枪手时不时来一梭子进行支援、掩护。
这个思路,一直影响美军到现在。
越战的时候,初期美军装备M14,半自动射击,自动步枪手装备一个全自动的M14,后来人手一把M16A1,多数人是以单发点射或者三发点射为主,而另一个自动步枪手用全自动射击给班组加持火力。
到后来,美军装备了M16A2,只能三发点射和单发点射了,美军往步兵班里塞了个M249。
再到现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用M27 IAR,也是如此,人手一把,其中有个自动步枪手,以火力输出为主要任务,就是全自动射击的。
三代美军步兵班简单说就是,美军只让步枪手点射,全自动射击不是你的事。
到后来美军那些官僚,干脆就把让M14只能半自动射击,M16A2、M16A4都只能最多三发点射。
全自动射击,交给自动步枪手,这个活,不让步枪手干,交给那把全自动的M14,或者是后来那个M249,通过修改枪支,直接给限制死了。
而M249,放到别的国家都叫班用机枪,到美军那就是自动步枪手的班组自动武器。
概念上,还是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但是用途基本没什么区别了。
随着各个国家的班用机枪的发展演变,美军的这个自动步枪手是越来越趋向于班用机枪手,两者重合度越来越大了,逐渐远离了美军原来的那个自动步枪手的概念了。
而到M27 IAR这了,自动步枪手主要负责火力输出,在马润现在这个框架和概念下,要的是自动步枪手作为第一顺位去突突,可以全班轮着突突,再极端一些,可以全班一起突突。
再回到BAR是自动步枪还是轻机枪这个问题,归到美军那里,这货就是个自动步枪,压根就不是轻机枪这么个东西。
无论是美军的班组构成,还是步兵班作战思路,再到用途以及自身结构,这BAR都属于自动步枪范畴的。
只不过,他这个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手,和其他国家当时的班用机枪和班用机枪手有一部分重叠,在那个时候,他这个自动步枪手和班用机枪手不是一回事。
变成差不多一回事的时候,是M249加入以后。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词根记忆|记住bar(棍子)+r(人)(词根celer)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