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大爆炸,港口附近遭到严重破坏,猛烈的冲击波夷平了港口附近的建筑物,将15英里之外的楼房窗户全部震碎,而爆炸之后形成的蘑菇云更是在数十公里外都能看见。
目前已导致1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30万人流离失所。
黎巴嫩卫生部长表示,失踪人员比目前的死者人数更多。
引发此次爆炸的,是六年前被扣押在港口的2750吨硝酸铵。
硝酸铵是一种化合物,呈白色结晶固体,可被用作化肥和化工原料,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与明火或其他的引火装置接触会发生剧烈爆炸。
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硝酸铵引起的爆炸事故,1947年,美国德克萨斯一辆货船上的2300吨硝酸铵爆炸,最终导致至少581人丧生,参与救灾的得克萨斯城消防部门仅有1人幸存。
此次爆炸到底有多大威力呢?是如何估算的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TNT当量这个物理名词。
“TNT当量”,释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药的质量表示核爆炸释放能量的一种习惯计量。
又写成“吨TNT当量”。
也可用于表示非核爆炸释放的能量。
首先爆炸物之间的当量换算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而统一的公式,在更多数据没公开前可以先用热值数据简单估测。
然后是通过常用的基于萨道夫斯基超压公式: ∆P-空气冲击波的超压值,105PaW-炸药的重量,kg(TNT)R-计算点距爆心的距离,m 根据上面公式进行简单当量换算公式。
式中mei为爆炸物质量;Qvi为爆炸物的爆热;Qv为TNT炸药的爆热,取Qv=4184千焦/吨根据《爆炸物手册》鲁多夫·迈耶 1977英译版,得知硝酸铵爆热为1601千焦/吨,带入公式可得 这次爆炸的威力约等于1050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硝酸铵的爆炸威力相对于TNT炸药还是要弱不少的。
无论是爆速还是爆热,硝酸铵都要大大弱于TNT。
而所谓的爆速,指的就是爆炸的爆轰波在爆炸物中传播的最大稳定速度,这个是爆炸物威力的重要衡量指标,通常爆速越高威力越大。
以常见的TNT炸药为例,它的爆速是大约6700米/秒,而这次事件的主角硝酸铵的爆速是2700米/秒左右,大概只是TNT的三分之一。
此外,由于硝酸铵和TNT的爆热值是有偏差的,该公式也只是简单的粗略估计,这次计算的是库存中所有硝酸铵的理论总爆炸当量,并非实际爆炸当量,具体数值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