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周华健《朋友》正如我不喜欢"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样,也不喜欢"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对词"响和不响",朋友应该是一生一起走,哪怕那些日子不再有。
这几天的新闻报道了一条消息,浙大学生在图书馆借书中发现一张书签,是50年代浙大学生周静秋收到的同学赠礼。
我也有过这样一张书签,应该说我有两张。
初中的时候我的好友M发现我不会画画,有一天带了一本简笔画册到学校我们一起学画画,可是我真的不行,画不了——我真的好讨厌那些想方设法想要教我画画的人,我学过素描,还可以,就这样让有些"不服气和上进"的人认为我骗人,他们特别希望我把简笔画也画好,想要治好我的"心理障碍"(他们判断的)——M是怎么接受我的奇怪,我不知道,就是问我喜欢哪个动物,我选了猫,然后就试着画出不同表情,然后又问我喜欢哪个,之后没有下文了。
直到生日的时候,把这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送给我,祝我生日快乐和明年中考顺利——这是一张书签,上面就是那天我选的猫和表情,我把它当成幸运符放到笔盒里。
后来有一天,同桌晶看到了,我把这个事说了一遍。
晶是专门学过美术的,也是从来没要求过我把简笔画画好,而且美术考试的画基本上都是晶帮我,没有晶的帮助我可能是班上最差甚至不合格。
晶看着书签,只有一个动物,太简单了,拿起笔又加了些背景,在动物上还想加点东西,被我制止后,还是换铅笔加了些。
就这样,我有一份很自豪的礼物。
后来这张书签也在一次到阅览室看书的时候弄丢了,那天书签放到借阅的书里,有人也想看那本书就先拿走了,还留了条,我答应M凭着留条上的字迹要找回来的,可是没机会看到全年级的试卷,有一次想拿纸条和试卷上的字比对,差点被当成偷考卷的啦。
总之,书签没找回来。
虽然M又送了我一张书签做生日礼物,虽然我很少用书签,可是那是我的幸运符,那是独一无二的一张。
后来那张呢,是买的,不过又画了那只带表情的猫。
其实M不是我读初中第一个朋友,而且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根本不会是朋友。
我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涛。
我们三个是名字被归为男孩名的女生,第一天入学报道点名时我们三个表情一样,点到自己时一点不意外同学的反应,点到另外两个时又意外还有一样的同学。
涛和我在军训时排在一起,所以最先熟识,不过我们还不是朋友。
接下来开学第二天跑操时,人推人之下我把M推倒,摔伤了脸,是涛主持解决的。
一下子我们三个人熟识了,其实涛和M是小学校友,只是分别是两个班的王,在我的某种际遇下王和王熟络了。
有一天美术课,我的橡皮不见了,涛借了我,之后干脆切一半给我,其实我已经和妈妈说了买新的,不过我忘了,迟了一段时间才说,妈妈也忘了,迟了一段时间才买,涛给我那一半的时候我也说了这个情况,我虽然知道我妈妈肯定会给我的但是毕竟没拿到,涛呢,或许当做客气话吧。
然后,我拿到橡皮的时候妈妈也看到了笔盒的那一半,我也说了涛的做法,妈妈说我已经用了一些,把新橡皮切一半还给涛,并且还大的一半。
当我把橡皮还给涛的时候,看到的是那种叫"我也和家里说了你的话,大家就看着,结果真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有些开心又不是什么特别的事的东西,总之,我们其实什么也没说,但是我们都知道从那一刻我们是朋友了。
(其实这样子真的换个人就不是这样,涛完全相信我就是忘了,会还的,我从没意识到这样可能是占便宜欺负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觉着我身上总是不得体不到位不美好,如果大家都这样想着初见好的人才是能交往的,我可能没有朋友。
那块橡皮的故事还没结束,一块被切成两半的橡皮,其实待遇不太好,——要想友谊紧实(没人插足),得做好自己——橡皮被切后没有匹配的壳,很快就脏了,M有一次看到我手上的墨迹后发现我的钢笔从不清洁,继而发现了我不保养笔盒。
M是个很细腻的人,没有给我一丁点发现我有做不妥当的事的感受,只是拿纸巾帮我擦干净钢笔和笔帽,而且每天帮我擦一次。
几天后用一小截从美术本上撕下来的白纸给我的橡皮做了匹配的壳,还用胶带做了防水。
然后,我把涛的半块橡皮拿来,M又做了一个——我是不是又茶又白莲花——在M和涛之后,再也没有女人会给女人主动做这样臣服的事,而且我从没从她们俩个那里收到任何我有不妥当的信号。
现在看看,那是两个王啊,一个也就做了,一个也高高兴兴的,我不知道后来的世界怎么了,我只知道那个时候我们班上有三个王,但是三王合,所以我们大家都做到自己满意的样子。
两王合作了一次,结果挺好,以后合作就变多了,这是现在看到的,当时我以为我们三个是朋友,只是没想过王和王做朋友的方式和王和我做朋友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当然,和另一个王的合作也开始了。
我不是哪个王的跟班,就是涛那里有又便宜又好吃的资源,M的温柔细腻把我变得被大家以为是有教养的,另一个王让我看上去精明——是不是想听人话[呲牙]我们几个发现涛的早餐是豪华版,天天吃豪华版代表什么?是有钱吗,当然不是,是好吃,再才是有钱,不好吃的东西越多越吃不下去,能天天吃豪华版是因为东西好吃。
其次,得便宜。
《上海一家人》讲了个道理,经济师的目标是发现成本降低的可能,只有低成本+好味道才能是持续最优,涛全家都是经济师,所以,跟着涛找吃的总是质量口味最好,还没有经济压力。
M总能看到我粗枝大叶的地方(拉链低了,头发掉丝了),三王大概是让我眼神聚焦(表情管理)……和王们在一起,看上去就算不像王也不会是跟班的……书签的故事没有新的版本,社会上没有交友,只有社交,而以往的朋友只能是《来自星星的你》那句:告别要及时,否则会来不及。
在初初有朋友的时候,看到一句话:朋友是前方有共同点的。
也和朋友们讨论过前方指什么共同又是什么,一直也没什么具像化的事能说明。
朋友很多时候只是刚好在旁边那个人,直到有一天发现前方真没有东西了才会想我永远记得那个时候的样子,很高兴能一起创造那样的时光记忆,谁知道哪天前方又有共同的东西呢,就像燕。
燕的皮肤特别白,晒不黑,我们在一起纯粹因为刚好在彼此旁边,后面吃饭的时候就一起吃,我们一起吃了很多天的饭,我不知道她喜欢吃什么她也不知道我,我只记得她能让如此不留意对方的彼此,甚至还有其他同学,大家在一起的时光仍旧开心地聊天和吃饭——一起吃过那么多天的饭我就只记得她的筷子是爸爸根据饭盒的大小专门做的,因为说这段话时我觉着她是眼里有光的,而我爸爸也为我花一年的时间攒木料做床,一张可以睡到我去读大学的床。
然后有一天,当我们不再会给对方打电话,即使打电话也没办法信任对方取信对方时,只能说:我记得你,记得你给我的感受,以前和现在我们前方都没有共同的,将来不知道了,可能需要先告别,如果将来没有,或许就再也不会有成为朋友的可能,那么对有过曾经美好记忆的朋友得及时告别,将来有可能前方又有共同的期待时,我们又开心得做新的老朋友。
那三个王已经不在我的生活中很久了,却在我的生命中,我有好的消息她们会开心的,我们的前方是什么,可能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真诚待人待己,我们都相信真诚相信真心相信认真努力上进做好自己,原来前方也可以是某种信念。
我们做事就信念没变过,方式形式对象内容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前方,所以我们没想过告别。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