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政府办公区的变迁之三 新办公区汉魏风格,园林式建筑一个城市,总有那么几栋建筑让人称道,因为它传承着历史文脉,留下的是城市记忆。
在某种程度上讲,它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历史风貌和未来发展。
位于许昌市七一路的“行署大院”,不仅是河南省七大家属院之一,而且里面还保存着多处曾经留下的老房子。
到2003年,许昌市委、市政府东迁新的办公区,在续写着莲城美好的明天。
“行署大院”曾是河南省七大家属院之一今年年过八旬的许昌市原老干部局局长赵春水对记者说,行署原来在许州府衙附近办公,后来和许昌地委一起搬到南平定街办公,到了1958年,又和许昌地委一起搬迁到七一路办公,也就是现在许昌大酒店的对面。
“原来行署的办公大楼在七一路路南,最初应该有两三层,当时已经是许昌最好的建筑了,而行署大院里面大礼堂是在随后建好的。
”赵春水说。
1986年,许昌地委和行公署撤销后,许昌市委在现清华苑小区的位置办公,许昌市政府在现许昌大酒店对面的位置办公。
许州府衙。
在七一路市政府家属院,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市政府礼堂,原是许昌地区机关食堂的一个餐厅,1970年以后改为礼堂。
该礼堂有两三层楼高,里面可以容纳1000多人,主要用于“四大班子”开会。
1986年,许昌撤销地区改为地级市,原市政府礼堂就成了每年“两会”的主会场,除了开大会之外,还免费为群众放电影和进行各种文艺会演。
记者看到,如今的大礼堂的西头被租赁给了卖桶装水的,东边的房子改成了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但整体建筑比较完好。
在大院的东南角,还有六个独家小院的常委楼。
多年来,这个院被市民叫做“行署大院”,现如今,市民也把这个大院叫成“市政府家属院”。
历史上,市政府家属院是市区规模最大的家属院,共有54栋楼,住着三四千人,曾是河南省七大家属院之一。
七一路市政府家属院礼堂后院。
为拉大城市框架,政府办公区向东迁 在许昌市建安大道的市委、市政府大门,大门两边的立柱上是一朵银色的莲花造型,迎面的照壁上写着毛泽东书写的“为人民服务”几个红色大字。
政府大院两边是高四层的办公用房,汉魏风格,泛黄的墙面,顶部红瓦,非常大气,形成了以汉风古韵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彰显出许昌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独特的城市气质。
采访中,市政府一位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说,原来的市委办公楼在七一路三国大酒店的对面,市政府办公大楼在许昌大酒店对面,都是五层楼。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的办公区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的办公条件,加上原来的办公楼设计标准低,而且还不能满足抗震结构的需要,加上质量上的原因,经请示上一级政府,最终确定市委、市政府东迁。
随后,记者也从许昌市档案局的一份文件上看到:“开发建设东城区是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扩大城市框架,建设现代化城市战略部署的重要步骤。
东城区的划分区为行政、商贸、科教、文化,生活为主。
”《许昌市东城区分区规划》是许昌市城市规划局依据《许昌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于1998年11月编制完成,在2001年6月又经过修改,才有了许昌东城区的开发建设。
原许昌市委办公楼位置。
原来许昌市副市长白喜臣回忆,在20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建设厅批准许昌市政府的定位是“小而美”:30平方公里,30万人口。
当时,曾有一种设想,许昌市政府要向延安路以西发展,所以市工商局、法院等单位就建到了延安路上,其中市公安局建在了许由路。
“城市发展太快了,从30平方公里,到50平方公里,80平方公里 ……截止目前,包括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面积将近200平方公里。
”白喜臣说,他清楚地记得,开发建设东城区时,时任许昌市委书记孔玉芳曾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到东城区勘察,大家乘车从新兴路以北的祥和小区,一直走到八一路的贵妃园。
那个时候,东城区范围内虽然到处是庄稼,到未来发展的雏形,在市领导的心中已经胸有成竹了。
新的办公区汉魏风格,园林式建筑 为响应“经营城市战略”的发展理念,当时的许昌市委、市政府提成开发东城区的号召,提出了“五路、五桥、五广场”建设规划,来加快城市发展进程。
市政府办公区的东迁成为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刚建好不久的许昌市委、市政府(靠后)。
据了解,新的许昌市委、市政府办公楼,由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设计。
整个建筑为汉魏风格,园林式建筑,共享庭院,环境优美,与许昌三国文化相辅相成。
整个政府大气恢弘,铁艺通透围栏,里面绿树成荫,适宜办公。
如今的许昌市委、市政府。
经过数年的建设,2002年9月,许昌市委、市政府从七一路整体搬迁到新的办公区办公。
新的办公区也成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服务群众的“大本营”,绘制城市发展蓝图的“指挥部”。
到2005年,许昌市人大、市政协陆续搬迁。
2008年,许昌市政府西院投入使用,如今,已有40家单位先后进驻新的办公区。
随着魏都区政府、建安区政府的搬迁,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东城区管委会东西呼应,都与许昌城市的大发展融为一体。
这一天,家住许昌市东城区祥瑞小区的市民张哲,整理好衣服,步行走出小区的北门,穿过八一路,行至府西路,从许昌市委、市政府的西北门进入政府大院,到市委上班。
“我喜欢锻炼身体,为了响应低碳出行的号召,因为离家近,经常步行上下班。
”在市委政研室工作的张哲说,他是市委、市政府办公场所的亲历者,市委、市政府搬迁到东城区后,办公条件、办公环境确实太好了。
江水滔滔,河水悠悠,风云画卷,岁月如歌。
许昌建设“宜居之城,智造之都”大发展正阔步向前。
而城市的发展变迁,也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许昌晨报记者黄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