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四川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调整为二级。
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要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
连日来,全国多个省份下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
在下调响应级别的同时,各地也部署了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举措。
下调应急响应等级意味着什么?*据光明网报道,若调整为二级响应,应急处置工作则不再由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统一指挥,改为省指挥部统一部署;三级响应,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四级响应,县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
一级响应下,将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等;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和设备。
而下调应急响应等级则意味着该地疫情已得到控制,形势好转。
省级政府可实行对本行政区的更多事项的决定权。
该地区开始逐步进行复工复产。
多地下调应急响应级别今年1月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各省份纷纷拉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
1月底,全国31省份相继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各地把疫情防控的戒备提升至最高级别。
不过随着疫情发展,特别是近期,多省份连续多日未有新增确诊病例报告,一些地区开始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截至2月25日下午,全国已经有9省份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分别是广东、甘肃、辽宁、贵州、云南、山西、广西、内蒙古和江苏。
其中甘肃、辽宁、贵州、云南、广西和内蒙古将响应级别下调至三级。
专家建议:切勿松劲,盲目乐观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成都预防医学会会长张建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疫情形势呈现积极变化,但是,二代、三代病例和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增多,与复工返工叠加,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然不能松劲,盲目乐观。
建议大家,除了上班,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的频次;尽量做到家与单位两点一线。
上下班或外出首选步行、骑单车或自驾车、错峰出行,单位班车要做好卫生消毒。
有条件的可实行网上办公。
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请避免聚集,并全程佩戴口罩。
工作场所请保持通风、清洁,多人同处一室时要佩戴口罩。
提倡公众自觉做到不走亲访友、不相互串门、不扎堆聊天,不聚餐、不聚集打牌、打麻将、下棋,不聚集开展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动。
家庭就餐提倡公筷公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