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回来了,来吃吃吃。
老贤侄家里边的年景如何?刚才问那没问一样,从头再来。
这个老年伯谁不会哭穷儿?记录在案,明天拿着我的手账打到县里边,让县里边重审此案。
戴着大帽子就压下来了。
巡抚一句话,县里还受得了?把多少年当年办案的人又全都找回来了。
这人命案就是错办,铁证如山。
县里太对不起米相公了,先派一拨人上家里去慰问慰问,紧跟着县里边拨银子,这是抚恤金。
另外府里边又特批的钱真没少给,原文写厚赠抚恤。
巡抚老大人为了报当初老师这恩,对老师的这两个孙子是另眼看待,隔三差五派人接米大爷跟米生哥俩带着孩子到省城聚会聚会,时常的还让米生带着文章是亲自点拨。
就这样,县里边的人可坐不住了。
米家来的那人就踩破了门槛子了。
为什么?跟省中大僚有通家之谊,不是一辈的交情,三辈的交情。
就瞧现在巡抚大人对米家哥俩这个好,可以说言听计从,说什么都给办,求他们哥俩办事的人就多了。
怎么样?让米生全给卷出去了,头一样说不管,我不是那人,这点倒不是美化米生。
米生当初怀着珠花怀二百两银子的时候,小小的学政那儿一个后门没走过,一个子儿没花过。
他本身打心眼里就厌恶这套,就这个行人情走后门,托人送礼行贿受贿,他打心眼里瞧不起。
再有一个,我倒霉时候你们都干吗去了?现在巡抚老大人认我了,你们又都来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全来了。
最可气就是我嫂子娘家那边的亲戚,来了够六十多人,什么事都有,一概不管。
跟哥哥说好,可不是说我对嫂子娘家人不好,缺钱我有的我可以给,该给的我一分不差。
您可跟嫂子说别挑我眼,咱一再说他嫂子是明白人,后来他嫂子跟家里娘家人,都翻脸了,你们要再找我们家老二办事,打我这儿说就过不去,一档子闲事没管过。
每次见面,连巡抚都有点纳闷,怎么这孩子没张嘴求我办过事,连巡抚都问,怎么样最近挺好?家里边有什么事没有?没事,我们哥俩这吃得好睡得好,家里头现在条件很优越了。
要是街坊邻居家里亲戚里道的,有为难着窄的事,出了本省不敢说,在闽中一省,就说福建全省,没有咱们办不了的事情,你们哥俩可千万别跟我见外,这是私话,都说明了,那米大爷胆儿小老实不敢言语,米生干脆就是不劳伯父费心,没事找您,您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