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基洛夫级巡洋舰本期话题,“基洛夫”级是俄罗斯和苏联的一艘大型导弹巡洋舰,排水量超2.5万吨,仅次航母。
除外,“基洛夫”级一次最多可带500枚导弹,单挑航母舰队都不在话下,也因此被称为“武库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下“基洛夫”级巡洋舰。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排水量超过两万吨并使用核动力的巡洋舰,该舰因强大的火力性能及巨大吨位,被西方划分至战列巡洋舰。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前苏联海军和美国海军争夺海洋的“产物”。
图为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1961年,苏联时任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提出应大力发展大海军的计划,并受到了其军政官员的多方面支持,于是苏联便开始了建造航空母舰舰队的计划。
1968年,苏联决定开始新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并将该项目交给阿尔玛兹舰艇设计局的首席设计师库宾斯基挂帅来进行设计,并将代号定为“1144.1工程”,该舰的设计吨位定为8000吨,可搭载6至8枚射程为150公里的导弹。
方案提及后,当时的苏联领导层认为,这样设计与克列斯塔II级巡洋舰的设计无差,应进行适当修改。
库宾斯基挂帅便对该舰进行多次升级,最终将该舰的满载水量提高至1.5万至2万吨。
1980年,经过多次修改的“1144.1工程”建造完成,并将首舰命名为“基洛夫号”,在经过波罗的多次海试后,被分配至苏联北方舰队正式开始服役。
图为基洛夫级巡洋舰“作为一艘“全能型”巡洋舰,“基洛夫”级还装备了机库和飞行甲板,使其可以搭载三架卡27反潜直升机,该型直升机不仅可以用于反潜作战,还能够作为舰载导弹的中继制导飞机,具有极强的多用途性能,除外,“基洛夫”级巡洋舰还带有一门AK130型双管130毫米舰炮,并安装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不仅能够发射各种俄罗斯制作的533毫米反潜鱼雷,还能够发射SSN15反潜导弹,该舰不论在反潜方面还是防空方面,都构筑了多个防御体系,并成为红海军海上作战的主要力量之一。
图为“彼得大帝”号巡洋舰2008年,“基洛夫”级巡洋舰开始了它的“改装历程”。
俄罗斯为了弥补自己海军大型战舰的不足,决定对“基洛夫”级巡洋舰进行改造,以此来提高俄海军的实力。
最初“基洛夫”级巡洋舰的改进方案定为三种,第一种是根据“彼得大帝”号进行现代化改装,第二种方案是进行全新升级,对其进行“全部”换装,经过多方面对比后,俄罗斯决定根据“彼得大帝”号对其进行部分改装。
“基洛夫”级巡洋舰的主要改装内容包括,第一,在舰体的外表涂上一层新型吸波材料,以此来增加该舰的隐身效果;第二,对“基洛夫”级的垂直系统以及雷达等方面进行更换,将其更换为两座3联装的12英寸舰炮,还可以选择更大口径的16英寸舰炮,令“基洛夫”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列巡洋舰;第三,舰体两舰还分别增加了四座2联装P1000“火山岩”反舰导弹,其数量及型号可以与1164“光荣”级巡洋舰看齐。
第四,“基洛夫”级所搭载的反潜直升机也从卡25换成了卡27,进一步加强了该舰的反潜、指挥及侦察能力。
最后,设计师还对“基洛夫”级的后方布局进行了改造,将该舰前方的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移到了后方,位于中间的导弹发射装置或将用来发射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其数量也将从20枚增至24枚。
改造最明显的还得是两座主舰桥,设计师将烟囱、舰桥以及桅杆融为了一体,解决了复杂气流干扰的问题。
图为正在改装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巡洋舰经过多次改造的“基洛夫”级巡洋舰或将在明年正式回归海军。
据报道,俄海军的“基洛夫”级三号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两个核反应堆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启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