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东成创始人顾总成立了启东市东方电动工具厂,这便是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的前身。
如今的东成,是国内专业电动工具制造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公司建有完善的工业生产基地,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厂房和一流的生产及检测设备;同时拥有一批专业高级工程师,一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
2022年实现销售额53.39亿元,其中国内销售额46.77亿元(锂电工具销售额16.65亿元);海外销售额6.62亿元。
全年电动工具整机销售2380余万台,入库税收1.8亿元,在中国电动工具市场销量排名中,已经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然而在七八年前,东成电动工具品牌还只是众多国内电动工具品牌中的一个小角色。
电动工具行业始终以国外品牌博世为主,国内品牌鱼龙混杂,始终无法与博世一较高下。
国内品牌相互竞争也异常激烈,相互之间的低价竞争,不仅让国内品牌在电动工具领域的低端形象不断深入人心,同时由于低价竞争,造成了大部分电动工具材料上偷工减料,造成品质层面不如博世,使用寿命也低于国外品牌,国内品牌口碑不佳。
基于SWOT分析:外部环境中国外品牌的强势压境,国内市场品牌竞争的混乱;内部环境中东成已经慢慢的在电动工具领域的站稳了脚跟,获得了一席之地;但也不得不提及自身企业内部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在产品生产层面依然“粗旷”,无法构建核心生产优势;在品牌层面没有构建核心的品牌价值;在传播层面也没有任何发力等。
在这种环境下,即是机会,也面临着不少威胁。
威胁是博世这样的国外大品牌在国内消费市场和工业市场有着极高的口碑,很多专业的施工方和蓝领工人都对博世有着很强的信任。
这个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其次国内其他品牌的低价混乱的竞争形式,能够从中突围出来远比打败博世这一个品牌要困难的多。
当然,国内品牌的混战,是威胁也是机会。
国内没有一个“品牌”。
就是提起电动工具品牌,大家知道国外的博世品牌,但是针对国内品牌,几乎没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不同区域,不同地方有着各自的品牌,各种贴牌产品。
国内缺少自己的核心品牌。
也就是在七八年前,东成找到行舟品牌咨询的创始人诸葛行舟博士,开始让诸葛博士来对东成电动工具品牌进行分析,那时东成电动工具品牌下面还有金东成、DCK、DCA等其他品牌(之所以有这些品牌,是因为基于当时国内经销商发展需要,很多品牌针对经销商推出了多个品牌,一个地区如果有十个经销商,为了避免他们之间相互竞争,于是品牌方开始注册多个品牌名称,为相同区域的经销商提供多个品牌,避免同品牌竞争,这也造成了中国某些品牌的“畸形”成长。
)2017年,诸葛博士提出东成品牌战略化之路,从此让东成开启了国产品牌化的快速通道,让东成一跃成为国产电动工具第一品牌。
诸葛博士2017年向东成提出了品牌专业化之路,东成品牌核心价值即专业领导品牌。
通过对东成品牌的形象塑造,构建东成品牌壁垒,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电动工具专业化品牌。
东成开始替换其标志,在保留东成原有的手写体外,设计重新设计了东成标志的整体外形,使其更加具备现代化审美,并根据东成当下的落地视觉,系统性构建了东成的整体视觉形象。
一句“千万专业工匠的选择”的品牌口号,更是让东成品牌成为专业人士必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