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菜、含羞草、薇甘菊、喇叭花、野茼蒿……一说到这些植物,街坊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多数是:有的能吃,有的可玩,有的漂亮。
然而,外形、功能不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入侵植物。
什么是入侵植物,它们会有什么危害?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入侵植物?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王瑞江研究员主编的《广州入侵植物》一书出版,书中收集了广州市共150种外来、本土的生态入侵植物,通过图片、文字,一一介绍了其形态、用途、原产地和分布等,这也意味着,广州入侵植物的“家底”有了明晰答案。
小e专访了王瑞江,一起来听听背后的故事。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王瑞江研究员主编的《广州入侵植物》,摸清了广州入侵植物的“家底”。
调查15年最终摸清“家底”广州市现有入侵植物多少种?答案是:150种。
这其中,外来入侵植物131种、本土入侵植物19种。
“为详细了解广州市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危害和入侵的现状,我们自2004年8月开始一直在广州市区进行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同时也关注了本土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入侵。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博士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查阅库存植物标本和野外调查,最终确定了广州市现有的入侵植物种类、原产地及分布及其危害现状。
从着手调查到结题出书,走过了15年。
这期间,有新的入侵植物被发现,也有一些消失不见。
有部分入侵植物以前曾有标本记录,但近几年未再发现,如华莲子草、香根草、臭荠、山香、牛茄子等。
这些外来入侵植物,分别来自哪里?据王瑞江介绍,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