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需要抽象篇 字源演变说文解字“慾”yù,形声字,通“欲”,从心欲声,“慾”字目前最早见于西汉张衡《東京賦》。
欲,大口地吸纳,此处引用“需要”的引申义;心,多与心理、情绪有关。
造字本义:心理上的需要。
备注:楚简中频繁出现“”,从流传度可知,这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所造的典型“心旁字”。
战国晚期,秦灭楚后,淘汰了很多楚国后造的“心旁字”,以避免民众出现“缺乏约束的思想表达”。
“”,从心谷声,会以“内心空间大”之义,结合其在楚简简文的上下文可知,其所表达的是“内心充实、开阔、豁达”等。
如《郭店楚简·缁衣》简6:“古君民者,章好以視民慬亞……”,作“心胸豁达”义;《郭店楚简·缁衣》简8:“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心好則體安之,君好則民之。
”,作“心胸开阔”义。
从简文中也可看出,“”与“欲”并不互通。
拿上文中的“心好則體安之,君好則民之。
”来说,“安”指“安康”,“”指“豁达”。
而“欲”所表达的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行为,或可用“副词”来定义它,即“想要、需要”,故“、欲”二字的字义不互通。
因系统不显示此字,故借“慾”字简单介绍一下。
扩展阅读:《郭店楚简·缁衣》简6:“……下難₅智(知)則君倀(勞)。
古君民者,章好以視民慬亞(惡)以[氵⿰](kùn)民涇,則民不惑。
臣事君,₆言其所不能,……”《郭店楚简·缁衣》简8:“《大題(雅)》員(云):‘上帝板板,下民卒担(疸)。
’《少(小)題(雅)》員(云):‘非其₇止之共唯王[共⿱]’子曰: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心好則體安之,君好則民₈之。
”《郭店楚简·語叢·2》簡1-20:“情生於眚(省),豊生於情₁,(嚴)生於豊,敬生於(嚴),₂(望)生於敬,恥生於(望),₃悡生於恥,㪠生於悡,生於豊,専生於,₅大生於……₆生於(憂)。
₇(愛)生於眚,(親)生於(愛),₈忠生於(親)。
₉生於眚,慮生於,₁₀㥉生於慮,靜生於㥉,₁₁尚生於靜。
₁₂(念)生於,伓生於念,₁₃(豚)生於伓。
₁₄楥生於,吁生於楥,₁₅忘生於吁。
₁₆㴆生於,恧生於㴆,₁₇逃生於恧。
₁₈﨤生於,偳生於﨤,₁₉智生於眚,卯生於智,₂₀……”古文释义【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从音欲。
【集韻】情所好也。
【周武王·杖銘】惡乎失道於嗜慾。
又叶余戍切,音裕。
【張衡·東京賦】達餘萌於暮春,昭誠心以遠諭。
進明德而崇業,滌饕餮之貪慾。
本作欲。
或作慾。
口鼻耳目四支之欲皆出於心,故从心,亦通。
图片:六叔文章:六叔相关汉字欲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