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多朋友见到我的DIY鱼马桶的那篇文章,也谢谢大家那么多的关注和评论,我在使用鱼马桶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目前鱼马桶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升级,但是大家注意,目前的设计的升级并没有制造实物,是不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升级后的设计那首先介绍一下目前的鱼马桶的不足及缺陷:一、鱼马桶作为收集鱼粪便的装置,必须具备自动或手动的排除装置,这一设计在原有设计中已体现。
原因在于鱼粪便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粪便会逐渐的分解,仍会污染水体。
也达不到粪便的及时收集及排出。
二、鱼马桶由于尺寸及直径的限制,在外围旋转水流速度仍然较快,并不能以较高效率沉淀鱼粪便。
这样会导致部分鱼粪便被水流吸附在过滤网上,需要较为频繁的清洗过滤网,同时吸附的粪便也不能及时排出水体,造成污染水体的问题。
三、目前市场的版本进水口开口较大,同时由于装配配合问题,并不能使进水口紧贴缸底,这样造成很多的问题。
这在原有设计中也已使用吸水蓝的方式进行规避。
较小的砂石、水螺、较小的鱼都容易进入鱼马桶内部,需要较为频繁的清理,增加养鱼负担。
四、由于目前的鱼马桶的外形,在鱼缸中靠近角落安装时,会造成角落水流速度较慢,粪便堆积现象,虽然这一现象并不是非常严重。
这里我也要说一下鱼马桶的优点,安装鱼马桶后确实有效的降低了过滤棉污染程度,降低的了洗绵的频率,这一点确实是有效果的。
所以在此次的设计升级中,主要解决如何提升粪便的沉淀效率及如何整体优化原有设计方案的问题。
上图为设计升级后的鱼马桶方案,主要思路及改进方案介绍如下:一、整体为方形形状,这样设计的出发点主要考虑:a、下方的吸水口为无死角,提升阻挡或角落粪便的吸附效率;2、主体方形将会有效降低外围旋转水流速度,提升粪便沉积效率;3、方形对于一般的长方形鱼缸较为容易布置,同时可以保证底部吸水口与缸底的紧密接触;d、自动粪便收集空间较同样具备粪便排出装置的空间更大。
方形主体结构下部吸水围栏及进口口布置 内部陷阱同样增加阻水设计二、过滤网及陷阱装置位置相对固定,不会因泵口伸入尺寸影响位置。
设计出发点:原有的设计过滤网和泵口尺寸会干涉,造成陷阱的部分无法固定,如使用时间长了后,陷阱装置容易滑动后,过滤网脱离,不能有效过滤的问题。
由于改进后的设计暂未DIY成实物,使用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还需要实际检验,如何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我,设计方案可以分享,也可共同优化改进,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