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两件事物是无限的:宇宙的广阔和人类的愚蠢”,这句话一针见血地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同时也带有浓重的谦逊之意。
而19世纪的人们在对地球深处的探索中,也发现了许多在古今中外都饱含着探秘精神的自然景观和奇观,其中就有许多地质地貌的奇观。
在地球的脉络中,地质地貌现象或许只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但是也不容忽视的是其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意义也更能反映出地球的演化历史。
今天我们要说的便是位于我国的火山地质公园,而从火山喷发中引发的古老的自然奇观将会如何演绎?一、地球新生代新近纪时期。
要说起位于我国东部的昌乐县,这里的确蕴藏着一种落地成景的火山景观,而这也恰巧和世人所熟悉的火山地貌大体相像。
那么我们从何谈起,古老的火山不过是地球中几十亿年的悠长岁月中的一段插曲,而在这个插曲中火山的主角一定是地心的岩浆。
而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火山的出现是千变万化的,这也和地球新生代新近纪时期的极寒冰河期有关,地球在这个时候经历了气温骤降的阶段。
地球新生代新近纪时期更是处于地质纪中最后一步的阶段,此时的地球气温骤降,整体温度要比现代低6-8℃,在这种巨变之下便掀起了冰川紧紧的将地球裹住。
整个地球被冰川覆盖的面积和周长数直指令人动容,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赤道地区竟然也会有冰川的踪影,从而顺理成章形成了“冰球地球”的自然景观。
地球的气温虽然在极端环境中具有恢复的能力,但是却无法将冰川融化,也无法将冰球地球变为普通地球,地球在这段时间中好像被时间和空间都遗弃一般。
直到这股寒意褪去之后,大地便露出了原本的容颜,它不再是冰封的冰球地球,而是生机盎然的星球。
但是经历了那段万年的冰川岁月,就连地球也留下了千疮百孔,然而这些百孔在后来被自然的雨露和风吹日晒下逐渐消散。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在大自然的雕琢下,形成了一些独一无二的地质地貌。
昌乐县便是这样的一座独特的地质地貌,相似于火山地形的地貌构造,但是这又不同于一般的火山地貌。
二、1800万年前40余座火山齐喷发。
在1800万年前,这里的确发生了一场大气喷发,地质学家们在对地面脉络进行探索时发现了这一波未知的地势。
这一次仿佛是在证实地质学家们的想法,同时也宣告着几乎被全世界忽略的火山喷发地质活动。
就像当年极光一样,火山喷发不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景观,也不容忽视的是,这种自然景观背后蕴藏着无数惊人的力量。
但是谁能想到这种力量会有多强大?这种力量可以让40余座火山同时喷发,且40座火山的喷发时间都是不同的,而当这种力量爆发之后呈现出来的繁荣景象令人神往。
这40座火山也正是昌乐县火山脉的主体部分,而这40座火山所形成的火山群环绕在大型的古火山口,古火山口同样是40座火山的主体部分。
这座古火山口也被地质学家们利用,并对其进行了探索,探索之后,一切迹象都表明它的真实性。
于是地质学家们将其作为一个国家地质公园来进行开发,这样即可以保护火山留存的一切元素,同时也可以为公众提供一种新颖的旅游体验。
除了古火山口,地质学家们也挖掘出了许多珍贵的火山岩石,同时在这些岩石中还找到了一些宝石。
这些宝石主要是蓝宝石,这种宝石在熔岩期间被石英囊围而成,从而形成矿石。
在地热的作用下,这些宝石从矿石中跌落,随着火山喷发的轰鸣消失在了大地之间。
1800万年前,这片平静的土地开始产生了反常现象,最先感受到这种反常现象的便是这40座火山,它们仿佛在预感着什么,逐渐变得有些异样。
正是因为这40座火山的异样,才让这片土地平静的环境开始泛起了一层涟漪。
但是这股涟漪并没有引起地质学家们的重视,似乎这只是一阵平静的风起云涌,终究会平静下来,然而真相并非如此,事实上,这股涟漪是一场风暴即将来临的前奏。
三、蓝宝石矿产资源。
火山口周围的火山岩呈柱状节理,这种形成的方式与高热火山熔岩急速冷却有所关联,体积急速收缩导致形成这种呈柱状节理。
在开发火山公园的途中,地质学家们也对火山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而拥有着呈柱状节理的火山岩正是最好的“活化石”。
它们记载着当初火山熔岩流经的时间,辨识出这种活化石,往往会对当初火山喷发的地质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地质学家们辨识的非常仔细。
同时在郯庐断裂带两边的火山岩中,也找到了许多宝石,主要是蓝宝石,这种矿石也在现代建筑材料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在新近纪时期才被地球挤压到地表,在地壳的活动下才被现代社会的人类发现,因此也在其价值上有一定的升值趋势。
地球深处隐藏的矿物财富,这是地球最深处的宝藏,在18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中,这种财富得到了释放。
而位于郯庐东边的大地上,同样有一处能够利用郯庐断裂带引发的火山喷发,从而产生巨大矿产资源的地方。
这便是辽宁境内的玉石矿,随着火山喷发的岩浆流动,同样也将地球深处的玉石矿物带到了地表,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玉石资源。
当然郯庐断裂带同样产生了许多其他地区的矿产资源,像位于我国东部的山东,这个地方同样受益于郯庐断裂带,产生了丰富的金矿资源。
地质学家们在对此地的矿藏资源进行探索时,也有着非常豁达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地质现象和人类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探索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破坏矿脉的行为,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发,这也是一种更健康的开发态度。
结语地质科普教育在推广地质知识的同时,也能促进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理性认识。
通过对地质地貌的探索,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地质旅游也可以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