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钟表文化]卡地亚作为珠宝业钜子的传奇,始于1847年,至今已经走过177年的漫长历程。
而它作为现代腕表制表行家的历史,从1904年起步。
因为之前,几乎完全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批量制造的腕表——戴在腕上的表,有别于放在口袋或挂在腰间、胸前的怀表。
某种意义上来说,卡地亚发明与开拓了现代腕表市场,在近百年来始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制表行家。
(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亚(Louis-François Cartier)(1819年-1904年)接手师傅阿尔道夫·皮卡尔(Adolphe Picard)位于巴黎蒙特伊路29号的工作坊,由此创立卡地亚品牌)1、探索精神作为一家从世界时尚之都巴黎起家的珠宝商,卡地亚在公司创立的前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稳固了自己在业内的地位,也把生意逐渐做到了全世界。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新艺术(Art Nouveau)风格风靡欧美,不少同一时期的巴黎珠宝商正是依紧跟着这一风潮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但卡地亚的注意力不仅集中在那些华丽的曲线或者花卉植物,它同样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进步。
(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先生与飞行器)这一时期巴黎社交圈的“红人”之一,是巴西籍法裔飞行家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 Alberto SantosDumont)。
他先后设计出24架飞行器,其中包括直升机、单翼机和双翼机,还成功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空盘旋,引得了众多时尚人士及巴黎市民的围观。
19世纪末,山度士与卡地亚第三代继承人路易·卡地亚(Louis Cartier)相识,并成为了朋友。
1901年,山度士挑战在规定时间内环绕埃菲尔铁塔一圈,但最终因无法在空中拿出怀表确认时间而超时。
当晚,他向挚友路易·卡地亚倾诉烦恼,因为时间对于飞行员来说太重要了,甚至会影响其飞行的成败。
(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先生(左)与路易·卡地亚先生(右))(路易·卡地亚为其好友,巴西飞行家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特别创作了现代意义上可佩戴于手腕的第一款腕表,1904年诞生,至今120周年)1904年,路易终于为他设计出了一款戴在腕上的表款,命名为“Santos de Cartier”,这样他在驾驶飞机的时候,不必再腾出一只手来寻找怀表读取时间,直接抬腕一瞥就能够及时掌握时间的信息。
也正是因为如此,Santos de Cartier名声大噪,受到了飞行员、自行车手、汽车司机等各种有类似需求的新兴职业人群的欢迎。
1911年,这一产品实现了量产,终于将钟表的历史带入了腕表时代。
原始版本的Santos de Cartier,是一款方形的皮带腕表,使用皮带将表牢牢固定在腕上(或者飞行服的袖口等令飞行工作状态下阅读时间更方便的地方)。
该表为简洁的时分两针式手上链款,其最大的设计特点是表盘上标识着罗马数字小时刻度,内圈则设计出轨道式的分钟刻度,这两大元素不仅阅读清晰,而且成为了日后该系列最醒目的特征。
而1911年量产的Santos de Cartier则完善并增加了一些细节,例如表圈和表圈上的装饰,还增加一系列品牌的印记,让它更具成熟度。
(早期的Santos de Cartier腕表)(如今Santos de Cartier有皮表带和金属表链不同款式)在日后的岁月里,该系列与时俱进地有了更多的变化:品牌的标识被添加在12点位下,时分之外增加了秒针显示,而且指针的设计演变成为剑型针。
随着机芯技术的发展,日历显示、自动机芯、电子机芯等逐步加入。
其表壳则从最初平直的正方发展出圆润坚固的表耳,并且配备了金属表带。
关于表带,有意思的是随着Santos表圈从光圈增加出固定铆钉装饰,到了1970年代,铆钉也被用在了金属表带上,成为该系列外观设计中最醒目的标志。
1978年以后,该系列创造性地推出了黄金与钢组合的表壳表带设计,更加巩固了自己运动与奢华及时尚一体的独特魅力,成为其它竞争者难以取代的“偶像级”产品系列。
(全新Santos de Cartier双时区腕表)Santos这一系列始终是整个高级制表领域里长盛不衰的经典标杆,代表着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这个以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突飞猛进为背景“激动人心”的时代风尚。
当时的人们普遍崇尚探索与发现,将科学创新、技术发明与探索未知领域等,视为一种时尚而浪漫的行为。
(全新Santos-Dumont Rewind腕表)从Santos的设计风格来看,盘面的罗马字时标与宛如古建基石般的方型表壳灵感来自于希腊罗马古典时代的文化传统,这些都是产品与生俱来的奢华血统。
同时,轨道式的分钟刻度,表圈、表带上的铆钉都体现出其诞生年代崇尚科学的时代潮流。
这两大标志性特征,在如今的21世纪也非常迎合买家们的需求,激励着新一代的人们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
2、好奇心欧洲地区对于魔术师的好奇与崇拜,其实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但这完全不妨碍欧洲各大小城镇甚至乡村的居民们对于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事物或者演出怀有深深的好奇心。
(“现代魔术之父”的让·欧仁·罗贝尔-乌丹和其神秘钟作品)回溯到19世纪中的法国,传奇魔术师、被誉为“现代魔术之父”的让·欧仁·罗贝尔-乌丹(Jean-Eugène Robert-Houdin)是当时全欧洲最著名的魔术大师,也是第一个将魔术从简单的街头娱乐形式发展成被欧美上流社会接受的高雅艺术形式的“业内第一人”。
这位出身制表世家并且娶了同为制表世家的女孩为妻的人,早年就在巴黎设立个人制表工坊,除了普通的钟表产品之外,该工坊制作各种活动机关玩偶及钟表,如会唱歌的鸟,跳舞的女孩等等,并不时将它们带到舞台上为魔术表演助兴。
1839年乌丹在法国展示了一台将幻术与制表工艺相结合的座钟——该钟有一根鎏金雕刻的小时指针,悬浮于四寸半直径的透明时钟盘面上,不可思议地“诡异”运行着。
此后,类似的钟不时出现在乌丹的舞台表演中,盛名之下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是魔术师使用魔法驱动的神秘钟,让观众们百看不厌。
(1912年卡地亚推出第一款神秘钟,取名“Modèle A”,至今112周年)此后约八十年以后,卡地亚创意百出的掌门人路易·卡地亚想起了这一奇幻而惊艳的发明。
他为此找来了天才的制表师莫里斯·库埃(Maurice Couet,1885-1963),以乌丹1839年展出的透明钟面的座钟为灵感,于1912年发明出卡地亚第一款神秘钟——Model A。
一经面世就再次引起了轰动,被人们称为是“钟表制作的奇迹”。
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拥有庞大销售网络的公司,卡地亚神秘钟的大买家遍布全球,包括酷爱收藏各种复杂钟表的美国银行家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Jr)、拥有许多稀世珍宝的西班牙王后、英皇乔治五世的妻子玛丽皇后、印度帕蒂亚拉土邦主(Maharajah de Patiala)等众多欧美富豪与皇室贵族,他们的争相收藏让卡地亚的神秘钟很快成为了欧美上流社会家庭追捧的艺术品。
(组装卡地亚神秘小时腕表9981 MC型机芯)神秘钟(Mystery Clock)的运行原理其实并不十分复杂,能够做到让钟的指针(通常是时分两根指针)悬浮起来,在透视的盘面上似乎完全“自行”地运转,靠的当然不是魔法而是布置巧妙的机械系统:大体上就是将指针固定在两片圆形的透明玻璃片上,而这些玻璃的边缘则使用带锯齿的金属包覆,并被边缘处各种不透明的材料——青铜、钢铁、石材、金银、宝石等遮挡着,掩盖着其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