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惯了南城的楼市,东边的城市副中心咱也是常挂在嘴边,今天我们来聊聊西边:石景山。
昔日我有一哥们儿,石景山人,从出生就在石景山,小时候在八角住,隔着一条街的晋元庄就是海淀,所以上初中以前老以为石景山和海淀实力差不多,平起平坐。
直到有一天老师给他们展示去年高考的清北录取人数,海淀区录取了近五百个人,石景山只录取了一个。
仅从一个清北,和海淀的差距就可想而知。
当然这也是有些年头。
石景山的确小,但跟东西城不一样,浓缩的不是精华,小而不富。
甚至我这哥们儿在外面都羞于说自己是北京人,因为怕别人细问,他们都有可能知道偏远郊区而不知道石景山。
东西城不用说,皇城根下,海淀是学霸区,颐和园所在地。
朝阳不仅有朝阳群众,也是文娱大区,没去工体那边酒吧玩一圈吧,都不能说自己年轻过。
丰台别人所知还有卢沟桥。
一问石景山,不熟悉的人就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甚至以为北京周边的穷困地区。
最值得吐槽的就是教育,初中还可以,高中就那么几所,排名也基本没变过,九中,苹中,京源,远洋,古城。
好老师待不住,都去西海了,教书的大多是山西师大,首师大这种普通一本毕业生,怎么跟外区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拼成绩?能去外区读书的都去了。
锁区政策相当严格,中考不考到全区前1%就乖乖在石景山念书吧。
还有就是石景山布局,自古北京城西边清净东边繁华,北边有钱南边穷,石景山在正西已经是万幸了。
最东边才刚摸到四五环中间的玉泉路,西边贴着六环路。
大哥你确定这是一个城区该有的样子吗?都是山:八宝山,老山,翠微山。
不给石景山一些平原,怎么发展?北辛安那里废弃的大炼钢炉,看起来就不是一个城区应有的样子。
上次坐车到苹果园地铁附近,看到一个男的打电话第一句就是“我在门头沟山里呢”感觉好真实。
今日可是现在,大人,时代变了!不拿远了说,就看2019年北京各区GDP增速排名,Top3里没有通州也没有大兴,石景山却赫然在列。
讲道理这两年石景山悄咪咪的还是干了很多实事的,三四年前地铁只有一号线一个,现在S1,6,1三条,11号线按规划也将在年底开通。
石景山确实失去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这两年补课补得还是可以的,首钢园打开了,毕竟这是离天安门最大最近的一块待开发的土地。
说商业,其实这边商场人也很多,比如喜隆多,如果之后大悦城开起来,想必肯定火爆,石景山去城里上班,地铁不挤真是巨大的优点,朝阳坐坐六号线,大兴丰台坐坐4号线,你就明白这种优势了。
石景山这两年也在一直引进好的学校,什么十一学校,北大附,都要开分校,原来石景山教育不行主要是初中太差,离海淀太近,大多数小孩有点能耐都去海淀了。
说回石景山的楼市,就从09年说起。
2009年的秋天,石景山出了一个新楼盘,融景城。
报出来的预计价格1万不到。
结果,在那年年底这个小区最终的开盘价格在14500元/平方米上下。
这符合那个年代里楼市的疯狂,即便开盘价格在14500元/平方米,但这个项目一期依然秒没了。
2010年石景山儿又冒出个新盘,沁山水上品,在鲁谷区域。
这个叫沁山水上品的新楼盘,在那一年开了三回盘,三回秒光。
而最终的售卖价格,在2010年秋,定格在了29000元/平方米。
2011年,这一年石景山出了个不到2万块一平方米的新盘,那个当年的新楼盘叫金谷香郡。
位置呢?在石景山五里屯。
若干年后的现在,远洋、绿城、万科在这里上演了限竞三国杀,这个时候,只有那静静的小区才比我们见证了更久的五里坨。
到了2013年秋天,这里的房价已经临近四万。
金石公馆,售价39000元/平方米。
2017年末,石景山随着北辛安的发展,平房区基本已经拆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这里多了个新盘,寰宇天下。
而正是在此,石景山新盘也算上了6万这个关口。
不得不说,提起石景山的楼市,没人能避得开中海。
到了2018年,这一年西边出了很多价格便宜的新盘,5万多的国风长安、橡树澜湾、长安云锦,6万出头的寰宇天下、禧悦学府。
毕竟这是限竞房当道的年代。
然而这一切只坚持到了2019年的年中,年中石景山古城迎来了6、7年以来的整个石景山区域第一宗纯商品住宅用地,华润和电建在拼了N手之后,终于拿走了这个地块。
石景山古城南街的一宗不限价地块,长安九里。
紧接着中海首钢天玺,建发融创长安和玺相继问世。
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项目的位置啊,看见没有,真是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啊。
石景山过去十年商品房土地供应极少,区域二手房以老旧小区为主,高品质次新小区很少见。
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次新小区的价格远高于老旧小区的价格。
典型的就是远洋沁山水,2017年初一度最高价高达9.5万/平。
鲁谷地区是石景山最成熟的板块,既有一号线地铁沿线,也是石景山区政府所在地,配套相对最完善。
2003年的小区远洋山水价格在6.4万/平米,而2008年建成的远洋沁山水现在的价格是8.3万/平米左右。
我们可以看一下链家上鲁谷片区的房价分布,唯一的次新高品质小区远洋沁山水一枝独秀,其他的老旧小区价格大多在5~6万左右。
同样,在古城片区,大部分小区也是老旧小区,价格在4.5~6万之间不等。
次新小区仅有中海金石公馆和中海金玺公馆等极少数的几个小区,价格基本在6.5万左右。
此外,杨庄,八宝山,八角,金顶街,苹果园片区的二手房情况也基本差不多,二手房小区主要是老旧小区,均价在4.5~6万,高品质次新房非常罕见。
中海地产在石景山的开发介入非常之深,与石景山的合作范围很广。
中海不仅开发了上面提到的中海金石公馆,中海金玺公馆,还承担了整个北辛安地区棚户改造的重任,同时在金安桥一带建设中海科技金融城,并开发高品质配套住宅商品房项目中海寰宇天下。
在古城区域,新的限竞房项目“长安云锦”也是由中海地产开发的。
一家开发商在北京有这么大的开发体量很罕见,可以说充分体现了这家大国企的实力了。
首钢东南区规划了不少住宅用地,未来新房供应会逐渐增加。
比如限竞房“长安云锦”,就位于古城的首钢东南区。
“长安云锦”限均价是5.88万/平,很显然参考了周边的次新二手房价价格,比如同区域的2010年次新房小区融景城,某二手房价上的就是5.8万/平米。
包括最近开始排卡的寰宇天下四期天赋,也在首钢边边上。
石景山目前最有价值的区域或许在金安桥至苹果园一带,配套正在快速完善中,交通发达,3年之后就能与鲁谷区域类似,有些方面比如生态绿化比鲁谷更好。
这个区域既具备轨道交通枢纽的优势,同时商业配套也将比较完善;加上石景山规划的高端产业区都分布在这一带,包括保险产业园,中关村石景山园区,中海科技金融城,所以未来也是石景山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
从规划信息来看,这一带或许将是石景山未来发展最快的区域。
说说苹果园这个地铁站吧,去年封站。
三年过去,苹果园附近的轨道交通覆盖情况已经大幅改善。
以目前S1线和6号线西段通车,6号线预留苹果园站但暂不开放的现状,1号线苹果园封站影响并不大。
1号线西段最大客流断面在公主坟-军博,苹果园虽然上车人数虽然不少,但远不像另一头四惠东-大望路那样汹涌。
6号线通到石景山以后,金安桥站和杨庄站都可以分担苹果园的客流压力。
6号线杨庄站离1号线苹果园站大约700米。
虽然名字叫杨庄,实际也在苹果园街道。
附近公交站为“苹果园北”,离“地铁苹果园站”公交多坐一站就到。
真的有进城工作需求的朋友,6号线接驳换乘的体验远比去古城挤1号线来的强。
就我个人的体验来看,1号线苹果园封站后八宝山站早高峰体验显著改善。
可见实际上苹果园的客流并没有全部压到古城站,而是被6号线分流了。
6号线运能比1号线至少高30%,全线双向电梯配置,体验比1号线强很多。
预计2021年底苹果园站与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同步运营。
枢纽建成后可满足全日总客运量90万人次的三线换乘,将是北京市迄今为止日发送量最大的城市客运枢纽。
尽管石景山或是被人遗忘或是被人调侃,不得不说走过的北京的大街小巷来看,石景山真的宜居。
马路宽,公园多,等22年苹果园交通枢纽,首钢园修好,石景山能再上一个台阶,毕竟一个区才近60万人,还不如天通苑回龙观,咱不能拿海淀朝阳的标准来要求,您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