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窗景如同一幅幅佳画,窗外有清明的烟雨、飘舞的落红、竹林的清风、寂静的明月——花香浮动,虫鸟低鸣。
以窗框景,半遮半掩之间,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
小小的窗户提供着独特的视点,又体现了以小见大、惹人遐想的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窗的美学意义探寻》 古代文人骚客尤为爱窗。
据现代诗词网站统计,中国诗词中关于窗的诗句约有13193条,其中宋代占比最多,约有9442条。
仅李清照一人,关于窗的诗词就输出了二十多首,真是一个喜欢靠窗的女人呢。
除了李清照,宋代还有一个女人喜欢站在窗边。
只不过她不作词,她撩汉。
这个人叫潘金莲,因开窗时的一时失手,遇见了西门庆,打开了禁忌之窗。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妇人手里拿叉杆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的头巾上。
那人立住了脚,正待要发作;回过脸来看时,是个生的妖娆的妇人,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直钻到爪洼国去了,变作笑吟吟的脸儿。
”其实,潘金莲的开窗行为代表了中国窗户的一个开创性发展,就是能够自由开关窗户。
唐代之前的窗户多为直棂窗和破子棂窗,这种窗户是用一种木条嵌入墙内的形式固定在墙体内,不能打开。
往更早追溯,窗户是人类在穴居时期的凿洞行为,同样不能打开。
《说文》中有说:“窗在墙曰牅(you),在屋曰囱。
囱从穴作窗。
牖,以穿壁以木为交,窗也。
”唐代直棂窗 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唐代破子棂窗 五台南禅寺大殿 早期窗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