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也有“鹤岗”!大家都知道,鹤岗是“低房价”的代名词,凭着白菜价5万一套房走红了网络,也成了收缩型城市的代表。
而在大湾区的二线城市东莞,竟然出现了“鹤岗化”的房子:在石龙和石碣交界的一带,也是原本旧火车站的位置,过去人来人往还算热闹,二三十年过去了,房子老旧,报价6000元/平不到,据说有楼梯房单价甚至低至4000+元/平。
这个价格比起鹤岗两三千一平的房子,真的相差无几!要知道,东莞2020年猛得很,二手房价同比涨幅高达47.11%,位居全国第一,直接压了深圳一头。
今年以来,楼市也很强势,逼得政府接连打出最严限贷政策、133个热点二手楼盘网签价,才消停了会儿。
那么东莞为什么会出现“鹤岗化”的房子呢?我大概了解了下,东莞的这些房子为什么会卖得这么便宜。
一是老。
火车站周边的房子,基本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到现在楼龄普遍超15年。
二是位置不行,绝对的郊区。
看地图上,石龙和石碣在东莞的最北部,相对来说是边缘区域。
三是产业不行,没人流入。
石龙产业衰退、工厂倒闭、人口减少,2020年GDP排名在全市倒数第三。
“三无”产品不受待见,和热门的房子一比,差距越来越大,楼市分化也就越来越明显。
放眼全国,各个城市之间有分化,像深圳和鹤岗,就是两个极端。
小城市“鹤岗化”,遍地白菜价。
大城市则是内部两极分化。
东莞是座很强的二线城市,整体房价拿出去很能打,也逃不过松山湖房价破8万,石碣房价只有6000+的情况,两者相差约13倍。
一道天堑在核心区和非核心区间狠狠地撕开!而趋势是,强大如一二线城市,不仅无力缝合区域分化,反而撕裂得更夸张!我们可以看上海。
2020年,上海GDP约为38701亿元,稳居全国第一。
全国的金融中心,楼市均价约5.81万/平,在全国位列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北京。
全市常住人口2487.09万人,妥妥的超大型城市。
有人,有钱,有产业。
但就是这样名动全球的城市,奉贤海湾区域,却成了一股清流。
打开链家,二手房挂牌均价1.8万/平。
100万出头可以买套海景房,400万不到买别墅。
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对比一下,浦东新区整体均价为7.2万/平,黄浦区约为11万/平。
也就是说,海湾的房价是浦东的两成多,甚至还不到黄浦区的两成。
更夸张的是,在2010年底-2015年,奉贤整体涨了56.2%的背景下,奉贤海湾房产反而从均价1.23万/平,跌到仅1.04万/平,下挫了20%。
拉长时间看,在过去十年中,它的房价堪堪涨了25%。
投资客看了都直呼鬼见愁。
北京也不例外。
远郊的怀柔、密云、平谷、延庆,二手挂牌价分别只有3.1万、2.4万、2.3万和1.9万,在北京房价队伍中倒数,甚至比北京二手房均价6.88万/平还差得远。
远是它们的原生缺陷。
但后天没有交通改善,定位只是个生态功能区,又没有产业,成了这些区域最深的痛。
就拿平谷来说,2万出头的价格,妥妥的北京洼地。
但没工业,没工厂,外地人不爱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