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关注成功!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一年级3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去游乐场,从前往后数,第22个是飞飞。
那从后往前数,飞飞是第几个?二年级 小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67块糖,乙盒有27块糖,每次从甲盒取5块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块数就同样多?三年级将一支铅笔竖直插入水杯中,铅笔上端露出水面的部分是9厘米。
接着把这支铅笔调过头来,将另一头竖直插入水中,这时铅笔上端还有2厘米没有被水浸湿过。
请问:这支铅笔有多长?四年级 甲、乙两人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
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五年级甲、乙、丙、丁四个人共买了10个面包平均分着吃。
甲拿出了6个面包的钱,乙和丙都只拿出了2个面包的钱。
丁没带钱,应拿出1.25元。
甲多拿出了多少元?六年级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2cm、8cm、4cm的长方体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锥体,求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做完题之前,请不要看下面的答案!独立思考很重要!答 案 解 析一年级解析:【答案】飞飞是第11个。
【解析】由“从前往后数,第22个是飞飞”可知,飞飞后面有32-22=10(人)。
那从后往前数,飞飞就排在10个同学的后面,因此飞飞排在第11个。
二年级解析:【答案】67-27=40(块)40÷2=20(块)20÷5=4(次)【解析】通过读题可知:甲盒有67块糖,乙盒有27块糖,那甲盒就比乙盒多67-27=40(块),要使两盒糖的块数同样多,就要把甲盒多出来的40块糖平均分成两份,拿出其中一份给乙盒,列式为40÷2=20(块),甲盒要拿出20块糖给乙盒,每次取5块,可以取几次?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5,列式为20÷5=4(次)。
三年级解析:【答案】这支铅笔长16厘米。
【解析】解决此类问题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
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示意图。
观察图可知:将铅笔竖直插入同一杯水中,两次露出水面的部分应该同样长,即第二次露出水面的部分也是9厘米。
又因为这部分中还有2厘米没有被水浸湿过,说明第一次被水浸湿的部分是9-2=7(厘米),由此可以推出水深为7厘米。
将水的深度和第一次竖直插入水杯时露出水面的部分合起来,即为铅笔的长度,所以这支铅笔长7+9=16(厘米)。
四年级解析:【答案】甲的速度为6米/秒,乙的速度为4米/秒。
【解析】根据题意“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可知:10米是甲、乙两人的路程差,5秒就是追及时间,根据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可求出他们的速度差为10÷5=2(米/秒);再根据“若甲让乙先跑2秒,则甲跑4秒可追上乙”可知,在这个过程中,追及时间为4秒,根据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可求出路程差为2×4=8(米),即乙在2秒内跑了8米,由此可求出乙的速度为8÷2=4(米/秒),则甲的速度为4+2=6(米/秒)。
五年级解析:【答案】甲多拿出了1.75元。
【解析】因为甲、乙、丙、丁四个人平均分着吃10个面包,那么每人吃了:10÷4=2.5(个),所以丁应拿出的1.25元相当于2.5个面包的价钱,则每个面包的价格:1.25÷2.5=0.5(元)。
甲多拿出了6-2.5=3.5(个)面包,因此甲多拿出了:0.5×3.5﹦1.75(元)。
六年级解析:【答案】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66.99立方厘米。
【解析】方法一:根据题意,要将长方体尽可能削成最大的圆锥,就要保证圆锥的底面和高尽可能大,先分别计算三种情况的体积,再进行比较。
情况1:用12×8的面作底面,那么高最大为4厘米;这时圆锥底面半径最大可取8÷2=4(厘米);此时圆锥体积为:3.14×4²×4×1/3≈66.99(立方厘米)。
情况2:用12×4的面作底面,那么高最大为8厘米;这时圆锥底面半径最大可取4÷2=2(厘米);此时圆锥体积为:3.14×2²×8×1/3≈33.49(立方厘米)。
情况3:用8×4的面作底面,那么高最大为12厘米;这时圆锥底面半径最大可取4÷2=2(厘米);此时圆锥体积为:3.14×2²×12×1/3=50.24(立方厘米)。
最后,比较三种情况圆锥的体积:66.99>50.24>33.49,那么削成的最大圆锥的体积是66.99立方厘米。
方法二:因为圆锥的体积V=1/3πr²h,所以影响体积大小的因素只有r²h,三种情况分别计算并比较。
①以12×8为底面,4为高,此时r²h=4×4×4=64; ②以12×4为底面,8为高,此时r²h=2×2×8=32; ③以8×4为底面,12为高,此时r²h=2×2×12=48。
比较发现第一种情况乘积最大,所以此时圆锥的体积最大,即:V=1/3πr²h=1/3π×64≈66.99(cm³)。
记得关注哟,坚持下来孩子会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