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明芬,女,52岁,和平区政协委员,天津博瑞致远环保科技公司技术总监。
多年来,她带领科研人员在节能环保领域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她每年主持研究的科技创新项目均在10项以上,申报并取得授权的专利累计超过20项。
2015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201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熊明芬是个非常谦逊的人,面对各界的褒奖与荣誉,她只爱说一句话:“我运气好。
”然而,好在哪里呢?只有听过她的奋斗故事,方才使人明白:她是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
熊明芬出生于红色家庭,父亲是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天津的干部,她原先是和平区某系统科技企业的一名会计。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正是民营经济风起云涌的时候,她不甘于做一个平平稳稳的会计,便下海先到一家民营企业帮忙,继而做起了自己的企业。
有着科技企业工作背景的她,第一次选择,是响应国家对于“节水”的倡导。
当时天津有四家游泳池,而其中三家都没有环保设备。
熊明芬看到了商机,决定将游泳池用过的水进行二次处理作为她所创办企业的服务项目,她便主动拜访、多方沟通,最终拿下了这第一单的业务。
经过她的改造和处理,三家游泳池的水实现了达标循环利用。
这样一来,每年共节约用水10000多立方米,为用户每年节省费用60%。
这在当时那个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民营企业从事节水利用方面的探索和开发,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轰动效应。
熊明芬坚信,只要国家“节水”的任务存在,她的企业就不会萎缩。
2001年7月,中国“申奥”成功。
之后的几年,各地掀起兴建运动(游泳)场馆的热潮。
熊明芬的第二次选择,是乘上了国家“申奥”成功的顺风车。
她敏锐地抓住了时机,签下了北京当代万国城连廊泳池项目。
但难题也出来了,在连廊上建游泳池,在熊明芬的创业史上还是第一次。
由于连廊的位置十分特殊,使施工环境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相当大。
接下这一单业务,既是挑战又是考验,同时也是机遇。
从不服输的熊明芬勇敢地迎难而上了,她守在施工现场,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最终,高难度的施工环境、完美的设计、精湛的技艺、节能环保的效果,让她们获得客户的高度赞赏,创造了4个国家专利:“水处理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具有防倒流功能的臭氧发生系统”“新型游泳池的格棚支架”“具有自动排污功能的过滤器”,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
之后,熊明芬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全国各地完成上千个游泳池施工业务,自己的企业也一步步发展壮大。
2008年,发生了世界性金融危机。
受经济形势影响,民营经济也受到了冲击。
熊明芬所在的公司也遇到了困难,如何使企业渡过难关?熊明芬不打算“减薪裁员”。
她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下大力气走科技创新之路,这也是她的第三次选择。
她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以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产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她与另一家企业联手合作,成立了天津市第一家“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所”,并与天津市各有关大学的研究机构建立科研创新协作关系;另一方面她自己也深入学习进修,一头扎进科研领域。
她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节能环保项目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没裁人没减员没萎缩,反而不断发展壮大,并为企业今后走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年来,熊明芬正是步步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紧抓时代机遇、紧跟时代步伐,企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她坚持本色,不事奢华,她的办公室里没有豪华的老板台和精致的皮沙发,而是最普通的桌椅和铁皮文件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至今共设计施工了100多个各式各样的工程项目,其中,多项设计获得国家专利,“空气源热泵”项目获天津科技成果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她力主创新研发的“多能源综合利用控制系统”,按照节能顺序综合利用各种能源,节能效果显著。
多年来,她本人先后荣获“和平区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科技创新工程明星个人”等荣誉。
“聚焦实业,做精主业”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提出的要求,也是熊明芬作为一名企业家的使命和奋斗目标。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身的奋进努力,更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和鼓励创新政策,我将带领团队研发出更多的节能、环保专利项目,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感恩新时代,回报新时代。
”熊明芬自信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