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ien Jaury,Witt,2018年玻璃貌似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了,可大家真的了解玻璃吗?它的种类、用途和玩法可谓千奇百怪,远比想象得多。
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来更多地了解一下“玻璃”。
相信不少读者都是神剧《权力的游戏》的粉丝。
剧中山姆在古文献里发现“龙晶”,也就是黑曜石,可以对付异鬼。
而你知道它也是一种玻璃吗?黑曜石是从火山熔岩里流出来的岩浆,突然冷却后形成的天然琉璃,它是天然形成的二氧化硅,也就是玻璃。
所以,玻璃并非只有人造的,也有天然的,只是我们通常以为它是石头。
Pink Floyd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73年而且三棱镜也是一种玻璃制品。
如果说苹果启发了牛顿发现地心引力,那么三棱镜则帮助牛顿领悟到光的色散现象。
这一重大发现不仅帮助物理界揭秘了光的“颜色”,还启蒙了众多艺术家。
如果没有这个发现,恐怕印象派的色彩革命会晚来很多年。
Pink Floyd的经典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封面用的就是三棱镜折射光线的色散示意图。
童话故事里的糖果小屋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但长大后的我们都知道它并不存在于现实中。
如果将房子里常见的玻璃制作得像糖果一样,是不是就能圆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的梦呢?SAKO Architects,天水万花筒幼儿园(Kaleidoscope in Tianshui),2020年这座万花筒一样的幼儿园是一座极简主义白色建筑,线条柔软,装饰有483块彩色玻璃。
设计它的SAKO设计事务所在天津和北京也建造了这样美好的幼儿园。
他们希望这座具有表现力的建筑能让孩子们在其中自由地玩耍、长大,激发出无穷想象力。
SAKO architects,天水万花筒幼儿园(Kaleidoscope in Tianshui),2020年一提到玻璃制品,我们往往就想到酒器。
饮酒时,我们希望能完美地呈现美酒的颜色、口感、香气。
透明的玻璃让酒的色泽一览无遗;它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给酒带来异味;并且可以制成各种形状,以展现酒的不同香气;碰杯时清脆的声音也给人很好的心理体验。
不得不说,玻璃确实是酒器的完美选择。
Martin Jakobsen,CuCu and Duplex,2018年捷克设计师Martin Jakobsen的酒器作品“CuCu and Duplex”尤为不同寻常。
其中作为内部结构的“CuCu”灵感来自于夏日农田里的南瓜;而外部结构Duplex则是他为了适应新的鸡尾酒潮流——用干冰取代传统冰块以减少因冰块融化造成的酒液稀释而单独设计的,而且球状瓶身能放置干冰,又有充足的空间供使用者欣赏迷人的烟雾。
虽然“CuCu”和“Duplex”两部分的开口各自独立,一端给液体、一端给气体,但整个酒器却是一个整体。
Emilien Jaury,Witt,2018年在酒器设计上,另一位不走寻常路的设计师是Emilien Jaury。
她从吹制玻璃和调酒师调酒的过程中发现了两者间的有趣联系。
比如制造玻璃时,旋转圆筒和调酒师倒酒的动作有高度相似性。
为了表现这些联系,她设计了一系列用玻璃管制成的工具,并将它们插放在更大的管子上。
混合饮料时,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旋转。
Emilien Jaury,Witt,2018年这个系列包括玻璃杯、吸管、烟器、引子、测量与混合工具。
不同的部分能完美地安装在玻璃器皿上,一个接一个地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每个小配件的形状和容量都经过精密计算,没有任何误差。
这套实验室风格的酒器无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都能让使用者过一把“炼金术师”的瘾。
除了精致、准确、细腻等人工感非常强烈的特质外,玻璃其实还有它非常生动、自然的一面。
LASVIT《植物标本馆》(herbarium),2020年玻璃制造商LASVIT创作的玻璃艺术作品《植物标本馆》不仅是一件光艺术装置,也是一座真正的植物博物馆。
一个个悬挂在不同高度的玻璃块里都保存着当地独一无二的植物。
LASVIT《植物标本馆》(herbarium)制作过程,2020年LASVIT《植物标本馆》(herbarium)细节,2020年得益于他们独特的玻璃制造工艺,波西米亚北部的LASVIT玻璃厂附近生长的花朵和枝叶都被生动地封存在这些玻璃艺术品内。
当他们将烧熔的玻璃倒在干燥的花朵、叶子或枝条上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绿色的植物瞬间化为灰烬,但在玻璃里留下了完整痕迹。
一个个独特的植物标本就这样诞生,而且它们将经受时间的考验,像化石一样被长久保存。
Hsiang Han Design,墨竹系列,2020年玻璃制品可能一直都给人很“西式”的印象,但Hsiang Han工作室与玻璃回收工厂合作的“墨竹系列”则是一个绝佳的反例。
该项目始于玻璃制造业的材料再利用研究。
这件优雅内敛的作品实现了创作者的三个意图——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表现东方美学的魅力,而竹子恰好与生俱来地拥有这种韵味。
Hsiang Han Design,墨竹系列,2020年这些墨竹用玻璃吹制而成,每根竹子在竹节处分为两段。
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工匠需要同时分别制作两段,然后再合并在一起。
因为是纯人工制作,连接两段时,手工制作的痕迹正好能再现竹子的有机形式。
而有色玻璃的厚度变化则产生了“水墨渐变”的效果,整个制作过程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及合作者的默契都有极高的要求。
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后期修整、切割后的余料都能100%回收,作为下一次生产的材料。
Yuhsien design studio,bubble系列,2019年Yuhsien Design Studio的“bubble”系列,同样赋予了玻璃艺术品有机的形态。
这套花器由三个有机形态的透明玻璃罩和三个湛蓝色的透明瓶身组成,可以自由组合。
设计师的初衷是增加人们和花器的互动。
如果将植物放入瓶中并用玻璃罩罩上,植物仿佛都被瞬间凝固了,像泡泡或像冰块,也像漂浮的云朵。
若将玻璃罩和瓶身单独放置,还能得到不同的空间造型。
柔和的造型和多变的搭配造就了这一款可爱、好玩又有亲和力的产品。
Yuhsien design studio,bubble系列,2019年Yuhsien design studio,bubble系列,2019年世界上存在着两种造物者:其一是自然,它赋予我们形态丰富、变幻万千的世界;其二是巧妙地运用自然材料再创作的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等,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发现和创造刷新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物质的理解。
透过玻璃,人们看到了可能性和创造力的不断迸发。
编辑、文陈皮皮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