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前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新老地标的交替,给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留下了生动的注脚。
通州又有一座老建筑即将消失!北青社区报(微信号:tongzhoushequbao)记者了解到,近日,位于新华东街南大街附近的人民商场正在施工,随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改造施工分期进行目前正拆除旧设备,加固楼体记者在现场看到,人民商场附近人行便道上立着施工警示,告知过往车辆,因前方施工,辅路临时改为非机动车道,此外提醒自行车、电动车不要驶入施工区域,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人民商场大楼和底商此前已经搬空撤店,旁边临近的一栋白色楼内办公单位也已经全部腾空,夏日炎炎,机器不时传出操作声音,不少工人正在人民商场原建筑体内进行施工。
其中一位工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施工是分期进行的,目前一期已经接近尾声,大楼一层原有设备、建材等已经基本拆除,其他楼层还在有序进行着,楼内清空后会对原来楼体进行加固,加固完成后才会进行下一步的装修改造升级。
在岁月的侵蚀下,建筑外立面早已褪去最初鲜活的颜色,有些地方露出了红砖。
走近大楼,还能看见“人民”的牌子,虽然大门紧锁、招牌已残缺掉色,但是它在老通州的记忆中依旧清晰可触。
资料图在电商业务不发达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商场就是通州人自己的“淘宝”。
当年这里摩肩接踵、人头攒动,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根本不用到处跑,来趟人民商场,顺便逛逛旁边华联商厦,日常所需要的东西基本都能备齐。
资料图这家1986年开业的商场,曾在1993年成为京郊首家“亿元商场”,是当时很多“老通州”购物的首选地。
1995年荣获北京市商业优质服务“十佳企业”称号。
1999年实现销售2.07亿元,上缴国家利税424万元,优良的业绩使商场赢得了“京郊商海之航空母舰”的美誉,在消费者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是通州广大居民购物的理想场所。
2010年,商场改造调整后,经营定位更加清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成为名店荟萃名品的综合型购物中心,最具活力的标志性商业典范。
进入21世纪,消费场景愈发年轻化、新潮化,结构形式单一、外表稍显陈旧的人民商场,竞争力明显下滑。
据了解,在闭店前夕的打折清仓期间,商场迎来了一波客流小高潮,大家既想“抄底”商特价商品,也想再到这熟悉的地方转转,与这个相伴34载的“老朋友”告别。
商业空间+高品质新型办公区人民商场将转型为商务办公综合体此前,相关网站层曾发布“数字经济智城园产业园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公告”,投资额为14500万元。
公告显示:投资额为:14500万元建设地点:北京市通州区新华东街116号规模:地上建筑规模:20910.9平方米;地下建筑规模:2165.33平方米;建筑面积:23076.23㎡;建筑高度:29.4米招标范围:数字经济智城园产业园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项目红线范围内一至三期建筑的更新改造设计,包括:建筑、公共区城精装修(不含出租办公及商铺内)、结构、给排水、暖通、强弱电、小市政(如涉及管线改造)、智能化设计、立面及幕墙设计,与本项目出入口相连接位置的室外场地设计的改造设计工作。
人民商场将改造为数字经济智城园,汇聚共享办公、展示交流、商务办公、生活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打造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商务办公综合体。
数字经济智城园效果图改造完的人民商场,依然值得市民前去消费。
北京首通都市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楼一层会有5000平方米商业空间,引进咖啡厅、商务餐厅等商务配套,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带给市民全新体验。
变身数字经济智城园后,人民商场原有的大量购物空间将成为高品质新型办公区。
在大楼二层,不仅有多功能厅可以集中展示副中心数字经济发展成果,还会设置大量的灵活办公空间,满足初创团队、发展性团队的不同需求,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降低运营成本。
运营方还会引入手机预约会议室、人脸识别开门、会前自动开启灯光设备等科技功能。
大楼三层重点围绕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流通交易、资产登记等方向;四层重点围绕机器人、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等方向;五层重点围绕城市安全、城市应急、城市治理等方向……据悉,三层到五层办公区域的单层面积3500平方米,可租赁面积100平方米起,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灵活分割。
历经风风雨雨,人民商场给通州人带来过许许多多生活上的便利,它曾经的辉煌变成了历史,但是抹不去的是心中的那份想念。
在人民商场附近,曾经还有华联商厦、银地大厦、通州百货……虽然它们现已拆除,但是离开的人,也许永远会怀恋那些平凡而又热烈的日子。
破旧立新,新旧建筑的更新迭代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变迁,这里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如果你也有关于它们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让我们用文字怀念过去的时光吧~北青社区报副中心版组文、图/张欣、实习生张玉灵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