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5日讯(通讯员 严洁 郑会琼)近日,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任毅教授指导下,成功开展首例“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该项新技术的挑战性极高,其手术难度犹如“高空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颅内动脉瘤”向来被称之为长在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死亡率极高。
患者为一名女性,年龄57岁,今年4月在外院完善脑血管造影考虑左侧后交通段动脉瘤,局部血管瘤化严重,建议手术治疗。
经反复几次求医后,患者选择入住永州职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抽血检查显示正常,外院造影显示患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较大的破裂风险。
之前,此类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案是支架辅助下在动脉瘤里面填塞弹簧圈,降低血流对动脉瘤的直接冲击,从而避免动脉瘤破裂出血。
该治疗方案相当于给载瘤动脉“填坑”,在长期血流冲击下,可能会面临再次复发的风险。
而“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术”,则是重新为患者载瘤动脉“铺路”,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从瘤囊内填塞转向血管壁的重建,远期血管内皮化后再无复发风险。
此项新技术由于风险高,医务部和科室高度重视。
为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及安全性,医务部积极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包括神经内科、麻醉科、影像中心、重症医学科、介入科等在内的多学科会诊讨论。
经过详细的术前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决定采用国内前沿的治疗方法,即“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术”。
6月1日,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神经内科团队在患者全麻插管下用时1个多小时,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术”,载瘤动脉通畅,“炸弹”被成功解除,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复查CT后没有再次出血情况,目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康复情况理想。
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要从事脑和脊髓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其中包括急性卒中动脉取栓、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脑和脊髓血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此次“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植入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该院在此领域的空白,更为“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提供了国内前沿的诊疗手段、带来了新的健康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