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7月,奢侈品集团“扎堆儿”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
其中,路威酩轩(LVMH)以超过422亿欧元的“成绩”,问鼎所有奢侈品集团总销售额排行榜的榜首;爱马仕则以25%的增速领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多个集团均在财报中提到,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尚不稳定,但得益于旅游业复苏以及主要市场消费能力的增强,部分奢侈品集团整体销售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增长。
相比三年前,各奢侈品集团增速快慢不同,部分品牌疲态仍未改观,增长失速。
爱马仕在北美市场“打败”众多品牌,逆势斩获20%高增长率7月25日,路威酩轩集团率先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
期内,该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5%至422.4亿欧元;有机收入同比增长17%,净利润达84.81亿欧元,同比增长3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路威酩轩集团近年财报发现,该集团只在2020年业绩受挫,随后在2021年、2022年连续实现了创纪录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仅今年上半年,路威酩轩集团的销售额接近2017年全年销售额(426亿欧元),净利润较2017年全年的51.29亿欧元高出约33亿欧元。
不过自今年以来,该集团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15%的销售额增速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奢侈品集团上半年业绩。
图/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梦儿 制图在路威酩轩之后,爱马仕集团也公布了过去6个月的财务数据。
期内,其销售额上涨25%至66.98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至22.26亿欧元。
另外,二季度收入上涨28%至33.17亿欧元,超过分析师此前预期的24%。
需要强调的是,美国市场受到经济衰退及通货膨胀影响,当地消费者购买力逐步降温。
路威酩轩、开云(Kering)等多个奢侈品集团在今年上半年的北美市场中受挫,其中,路威酩轩在该地区的业绩增速放缓至3%。
爱马仕则在北美市场斩获20%的高增长率。
事实上,业内早有传闻称,奢侈品行业近两年的超高增速有回归常态化的可能。
贝恩公司合伙人兼贝恩全球奢侈品和时尚业务负责人Claudia D'Arpizio表示:“奢侈品行业在经历疫情后的增长之后,正在经历一个新阶段,新的弹性驱动力决定了‘赢家’‘输家’。
”面对诸多“质疑”,爱马仕首席执行官阿克塞尔·杜马斯(Axel Dumas)在财报公布后回应称,“我们没有看到增长趋势中断的迹象。
”并强调,“在困难时期,人们会追求质量,我们也因此从中受益。
”普拉达(Prada)也紧随其后公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
期内,该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20.5%至22.32亿欧元,其中,普拉达同名品牌及缪缪(Miu Miu)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7.7%及50.1%。
分地区看,报告期内,该集团在除美洲外的所有地区的业绩均取得双位数增长。
按固定汇率计,日本、亚太地区、欧洲、中东分别同比增长49.2%、25.3%、24.2%、13.5%,美洲地区则同比下降1%。
相较于上述几个集团的良好表现,开云集团稍显乏力。
今年上半年,该集团销售额同比仅增长2%至101.35亿欧元,营业利润减少3%至27.39亿欧元,净利润下跌9.5%至17.85亿欧元。
开云集团在财报中称,主力品牌古驰(Gucci)表现疲弱是导致集团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期内,该品牌销售收入下跌1%至51.28亿欧元,其中,一季度增长1%、二季度下跌3%。
古驰显然未从奢侈品品牌的“超高增速”中获利太多。
除古驰外,原本被开云集团寄予厚望的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仅增长6%至15.76亿欧元;葆蝶家(Bottega Veneta)则在报告期内无增长,销售收入为8.33亿欧元。
对此,开云集团在财报中表示,上述两个品牌增速缓慢是由北美市场不振导致。
期内,该集团在北美地区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3%。
高管陆续访华,“中国市场”成多份财报关键词除业绩外,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市场”几乎成为每份财报都会提及的关键词。
从爱马仕2023年上半年财报来看,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市场收入增长23.7%至32.97亿欧元。
该集团在财报中称,亚太市场依然是爱马仕集团最大的市场,其中,中国市场业绩呈现快速反弹的态势。
普拉达集团在今年5月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中提到,亚太地区零售额强劲反弹,同比增长22%。
该集团新任首席执行官Andrea Guerra表示:“普拉达集团今年开局良好,归功于第一季度重新成为增长引擎的中国市场。
”他还提到,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春节期间开始加速,在一季度末再度加速增长。
在他看来,中国市场“没有任何减速的信号”。
在路威酩轩眼中,中国市场已成为其重要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