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保定纳入中部核心功能区,并将其列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我校准确把握保定城市定位,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致力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探索。
教室作为培养人才的物质载体,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场,更重要的是生活场、精神场,要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行。
我校融合世界校园设计理念“实用、创意、明亮”,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教室打造成为充满人文关怀、富有创新性的精神综合体。
一方面实现教学空间功能复合化,创造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更便捷的课余活动场所和师生多向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教学空间采用开放式布局,各功能分区利用活动隔墙灵活隔断,随着授课内容、活动形式的变化而进行转化,并增加了储物、展示、休闲等功能区域。
为美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自由、开放、多元的世界级教学空间。
楼道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摸得着、瞧得见,靠宏观物质以宏观的形式可以直接显现的一种文化形式。
在楼道文化建设中,我校将其与新高一拔尖创新班教室色调、风格相统一,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
将楼道文化墙作为展示自教育理念和“五育“成果的平台,“层层有主题,层层有特色”,让楼道 “动 ”起来 ,“活”起来。
拔尖创新班教室1教室一效果图2教室二效果图3教室三效果图巧妙地对教室进行功能分区文化学习区采用轻便型、可组合的课桌椅,能便捷地进行布局转换,更加灵活的空间可同时满足班级、分组、个别教学,为自本课堂模式的实施提供条件专业学习区采用活动隔墙与文化学习区隔断,提高与文化学习区的可达性,节约教室与画室间的转换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便于文化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统筹管理试听载体区陈列电脑、视听资料、图书、教具,储备足够的电源和网络接口,让教室空间更加智能化、信息化。
体现云端一体化、模式多元化、行为可视化、设备移动化、管控智能化、能耗绿色化的智慧教室设计理念。
大大延伸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储物区为每位学生提供个人专属的储物柜,一方面学生不必每天负重而行,另一方面学生在收纳个人物品中自觉养成整洁有序的良好习惯展示区班级文化、小组文化、学生优秀作品等的集中展示区域,体现班级学生集体的智慧和创意,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集体荣誉感阅读区打造班级书吧,学生利用月假主动去书店翻阅、浏览书籍,在大量阅读后选择中意的图书署上姓名及推荐理由放到书吧。
每周竞聘书吧管理员,实现学生对书吧的自主管理休闲区用于学生休息、自习、转换情绪或进行个别辅导等,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充满趣味性的空间里游戏玩耍,放松身心。
让教室真正成为学习场、生活场、精神场在多样化的教学空间中,美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得以进行丰富的教学创新和教育探索,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楼道1楼道的整体六边形设计体现自教育的六大关键能力,即领导力、选择力、合作力、创新力、审美力、表达力为统一的有机体。
东一楼楼道将以时间为轴展现年级三年发展规划、级部三年发展规划和班级三年发展规划。
东一楼大厅设置为社团活动展示区。
在这里,如果哪些同学对某一方面感兴趣,可以独立发起一个社团,集结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创一个自由的成长空间。
东一楼的社团展厅则可轮流展示不同社团的活动成果。
2东二楼楼道将分模块展示年级德智体劳的成果。
如,德模块展示德育课程体系和德育活动;智育模块展示校本课程体系、优秀学生作品、年级优秀教师作品、每周优秀备课、年级班级开展的各项比赛活动等;体育模块展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以及各项比赛的精彩瞬间;劳育模块设置了专门的绿植区域,由学生进行养护。
3东三楼楼道左右两侧外加三楼大厅,整体为专业展示区。
展示区可以按照不同主体划分为画家,教师和学生作品展示区,又可以时间为轴展现学生的专业成长历程。
同时,专业课程体系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都会在此展示。
师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亦是学校文化的创设者和享有者。
可以说学校里的人是文化的核心物质载体。
我校所有的环境建设、文化布置都体现了师生的存在,反映出师生的共同愿景和智慧情感。
一切服务于学校师生的成长,促进育人场的形成,让师生在自教育的文化场中自我化育,自我成长。
来自自媒体中心 保定市美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