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皇室集体画像,前排右二为光绪皇帝小时候,常被爹妈严厉训斥“别吃涂改液,那玩意儿有毒”,得知光绪的死因调查结果之后,小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早已不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可是有毒的玩意儿永远“有毒”听爸妈的吧,少玩儿涂改液!雄黄和雌黄 在讲光绪死因之前,先跟大家普及两个非常熟悉的小玩意儿——雄黄和雌黄。
雄黄,又名“薰黄”“石黄”“鸡冠石”等,成书于西汉末年的医书《神农本草经》最早把矿物作为药剂,其中就包括雄黄,作为一种天然产出的矿物,雄黄具有解毒、杀虫、除恶疮的功效,可治疗疮痛、蛇虫咬伤、疟疾寒热等病症,现在的常见药牛黄解毒丸中也含有少量雄黄。
“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
”在这样一句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是:忘不了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手持艾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带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上一个大大的“王”字。
这是我国南方过端午佳节时的传统习俗,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与投身于汨罗江的诗人屈原有关,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家中的粽子拿出了投入江中,意思是让鱼吃了之后就不再咬屈原的尸体,还有人把雄黄酒倒入江中,目的是毒杀水中的蛟龙,保护屈原的尸体。
大人们用雄黄在小孩子的额头上写上“王”字,意在驱避毒蛇害虫,保护孩子。
至于雌黄,这个词汇大家应该只会在批评某人胡说八道的时候用到“信口雌黄”的成语表达,很少有人知道雌黄这个物质其实就是古人的“涂改液”。
雌黄矿物教学标本关于雌黄,有一个有意思的典故,西晋时期有位大臣,也是一位思想家,叫王衍,不仅长相清秀俊美,号称当时的第一美男子,而且他喜欢老庄,善于辩论,但是他讲的都是一些空虚的东西,并无实质意义,而且每次讲错的地方都会随口更改,于是人们说他“口中雌黄”,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信口雌黄”一词。
之所以大家这么评价王衍,是因为矿物雌黄在古时候就是著名的“涂改液”“消字灵”。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曾详细描述过雌黄改字,书中记载:“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
尝校改字之法:乱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
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
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
”可见,用雌黄涂改写错的字,不仅见效快,而且可以很长时间也不脱落,究其原因,应该是雌黄的颜色与当时的黄色纸张颜色恰好一致。
现如今,雌黄多用于外涂中药,可杀虫、解毒、消肿等,对多种癣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0世纪末各国君主画像,前排左二为光绪毒死光绪的砒霜!啰嗦了这么多,雄黄和雌黄到底和光绪的死因有什么关系呢?雄黄和雌黄都是提取砷的重要原料。
砷,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砷与其化合物被用于制造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工产品,而且可以与其他金属物质制成合金,如砷铜合金,因为有少量的砷存在,可以提高铜的耐腐蚀性,此外,还可以制成砷化镓、砷化铟等化合物,在光学材料研究领域有广泛用途。
前文说到辨别雄黄和雌黄时可进行灼烧,观察烟雾的颜色,但是,切不可去闻烟雾的气味,不仅仅是因为这种烟雾具有奇怪的酸臭味,更可怕的是,它会使人中毒,因为烟雾中含有三氧化二砷,该气体冷凝后形成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就是大名鼎鼎的剧毒物质砒霜!儿时的光绪砷对人体的必要性尚未得到证明,微量的砷存在于人体也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过量的砷具则会使人中毒,会影响体内酶的功能,从而破坏各项身体机能,导致呕吐、腹泻、肝功能障碍等。
实际上,世界各地已经多次出现因为饮用被砷污染的水而造成慢性中毒的事情,如1955年,日本就曾发生过一起由混入了砷的奶粉引起的砷中毒事件。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而比较蹊跷的是,此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去世,这一前一后相继去世,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包振远曾在《近代史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光绪死亡原因探析》的文章,利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对光绪皇帝陵寝内提取的头发等材料进行检验分析,结果发现,光绪的头发中发现了含量很高的砷。
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光绪头发中的砷含量,大大超出了人对砒霜的耐受量,亦即达到或超过了致死量的标准,而且,发现他的中衣、内衣的砷含量超过外衣,并且大量集中于胃区,最后得出结论,光绪头发中所含致命砷(砒霜)是由于光绪尸体腐败时“死后呕吐”而形成的,即表明光绪死于急性中毒!这样的结论一出,关于光绪和慈禧太后之间的故事必然引起更多的波澜。
光绪的毛发既然我们知道了砒霜的毒性,那就应该能想到雄黄酒的毒性。
民间的雄黄酒只不过是将雄黄研磨成粉末,置于酒中浸泡摇匀而成,直接饮用就有可能把氧化生成的有毒物质三氧化二砷带入体内,此举与吞下砒霜别无二致,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民间风俗将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子的额头上,也不可取,不仅难以起到驱除蛇虫的效果,还有可能造成孩子中毒。
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对于雄黄酒,我们不宜饮用,更不可将雄黄和雌黄随意当作中药来用,需遵照医生的安排,方可确保无虞。
(另外,现代涂改液的成分已经从“钛白粉+甲醛” 的旧配方转变为“碳酸钙+乙醚+表面活性剂”的新配方,虽然既没有古代的“砒霜”也没有现代的甲醛,但是出于环保健康,还是听爸妈的吧,少玩涂改液~)《光绪遗恨组画》 作者:姜国芳- 版权信息 -作者:马志飞编辑:守拙堂陈峤本文摘自:《石头记》图片来自网络温 情 推 荐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下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