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了解胶片感照片的风格特征1、对比度高(让照片更“通透”,中间调画质高)2、无纯黑部分(暗部不至于一团黑)3、无纯白部分(亮部不会太白而刺眼)4、色偏(胶片冲洗过程中产生,化学特性,有偏绿、有偏粉、偏橙色、偏棕色等)5、噪点颗粒(增加照片立体感和质感,纹理感强)6、暗角(相机镜头引起)7、胶片漏光感(老相机的机械缺陷,导致的漏光,但是把它当作是优点和特殊氛围。
)8、空气感(画面中没有纯黑色,暗处发灰,即有“空气感”。
)胶片感的黑和白并不是纯正,而是略微带点灰,以此来保证高宽容度。
特性了解之后,以下就是本次调色案例的操作步骤。
打开PS软件,打开ACR插件,在其中进行仿胶片调色。
第一步看直方图,是中长调,说明底图细节丰富,曝光准确,偏明亮感,影调略微调整即可。
第二步做胶片影调,主要利用曲线工具。
胶片曲线:在S曲线的基础上压高光,提高阴影。
这一步是定影调。
直方图中的黑场和白场中的像素就没有了。
图片略微发灰。
中间调的S曲线又去掉了灰,保证了对比度。
第三步做胶片仿色胶片的偏色,或者说模仿你喜欢的一款胶片特性先要看看这张色彩搭配图。
可以通过曲线、HSL、颜色分级、标准工具来实现,单一使用,或结合使用都可以。
最简单暴力的方法是使用颜色分级工具方案一:高光粉,阴影绿,搭配效果如图:用平衡工具条来调整色彩偏向程度。
方案二:高光绿,阴影蓝紫方案三:高光青,阴影红总结:只要合理搭配就有无数个方案,胶片偏色程度靠参数调节,按个人喜好调整偏色强度,如果经常使用一个参数,记得保存预设。
第四步 加胶片颗粒效果工具中的颗粒,适当增加即可。
柔和的胶片颗粒小,硬像的胶片颗粒大,按自己的需求调整参数。
我们主要从摄影师的作品中学习摄影构图技巧、拍照氛围的搭建、后期处理技巧、了解光与影的交互、色彩与情感的关联、构图与视觉平衡的原则等都有助于我们每日积累提升摄影审美。
吸取前人的优秀经验,理解优秀作品背后的创作动机、主题和手法;然后,将这些元素与自己的经验和感悟相结合,创作出一张只属于你的优秀作品。
谢谢阅读,您期待下一期精彩内容吗?您的关注和转发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