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日新月异,乡愁却从未变淡,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老地名,定会成为人们归乡路上一盏温暖的灯,指引家的方向。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寻迹——闲话闵行地名》。
今天,你将听到的是《周浦塘畔苏家桥》,一起看看周浦塘畔苏家桥老镇昔日的繁荣……苏家桥,位于浦江镇苏民村的东南部。
苏民村因横跨周浦塘上的石拱桥——苏民桥而得名。
苏家桥镇位于周浦塘北,东与陆家宅(2组)的农田相接,西与蔡家(7组)相邻,北与俞家宅(6组)及浦东新区康桥镇百曲村接壤。
苏家桥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属南汇县礼西乡。
1950年初为南汇县周浦市苏民乡,6月划归上海县三林乡,1957年划归陈行乡。
现属闵行区浦江镇苏民村。
1963年《上海市交通图》周浦塘苏家桥附近清朝中叶,苏姓船民从老周浦塘上岸定居。
后来,火姓人家从乡下到此开设米庄、诊所;刘姓船民上岸开熟猪头肉食店、理发店;陆姓在东街开茶馆、豆腐店……镇中有一条周浦塘的支流向北穿过,将街道一分为二,交通十分不便。
苏家后裔遂集资建造了一座单孔小石桥,将东西街连接了起来。
人们以桥为界,称河东为桥东、河西为桥西。
1909年《松江府属全图》周浦塘苏家桥附近1921年,陈行胡祖德(云翘)集资,主持将苏家桥豆腐店东侧周浦塘上的20世纪40年代,苏家桥镇上四方各色人等云集。
其中不乏地痞流氓恶少横行滋事骚扰,当年马伯生、范根才、王伯祥等土匪时常前来。
故在“陈行谣谚”“七子”中,苏家桥被称为“脱皮烂橘子”。
乡公所就设在西街口北侧。
新中国成立后,苏家桥镇改名为苏民镇。
1952年供销社在桥南街朱姓住宅沿街面东开设了4间门面的烟酒杂货百货店门市部。
朱永兴油坊为政府改造,厂房由房管所接管。
1955年,陈行成立供销合作社,苏民镇所有个体商业户,除歇业的外,全部入社。
1960年供销社搬迁到桥西的朱永兴油车(坊)房子营业,在后棣面北开了杂货、百货、棉布、生产资料、茶馆等店。
供销社还利用油坊的大院子开了废品收购站。
陈行信用社在东厢房开设“苏民服务站”。
20世纪60年代中叶,上海县供销社在此西南角设立棉花收购站。
1962年7月,苏民小学成为一所完全小学。
1970年,初中部和小学合并作为“带帽”学校,校名为“苏民学校”。
至此,苏家桥进入兴旺发达的鼎盛时期,成为陈行地区沿周浦塘的四大集镇之一。
1969年,陈行公社土窑厂自11组(西川塘)拆迁至苏民村陆家宅西的姚家坟山上(老周浦塘的高泥墩盘陀里)。
在近新周浦塘北岸建起了南北向32门轮窑。
陆路运输交通要穿过苏家桥窄窄的街道,十分不便。
1971年,由窑厂斥资,在老周浦塘南岸修筑了一条煤屑路,从窑厂往西与陈行公路接通(后来又由东佳实业有限公司筑成了水泥马路,并立路牌“东佳路”)。
1980年,居住在苏家桥镇的农户陆续翻造、新造住房。
也有人家趁此机会将老周浦塘北滩填高,造起了辅房,为了出行方便,在老河段填出了五个堰坝,把老周浦塘隔成了一段一段的水塘,东来西往的人们很少再穿街而过了。
窑厂西南角的新周浦塘江上造了“窑厂桥”,南来北往的人们也不再经过苏家桥南街了。
1967年,粮管所撤点并入题桥粮站;1972年,驻镇的解放军部队撤离;1976年“苏民学校”中学部并入题桥中学。
1978年撤苏民信用社,并入题桥信用社,在陈行公路南侧苏召路西侧建2上2下楼房营业;1984年,供销社在周陈线苏民车站东侧征地建造的营业房竣工,桥西油车房子里的所有店铺全部搬迁到新址营业;1982年,县供销社棉花公司在新周浦塘与苏召路桥北堍东侧造了新的棉花收购站;1991年,苏民小学撤销,并入位于勤劳村的陈行第二小学。
就此,苏家桥老镇昔日的繁荣成了历史。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的青少年来诵读《寻迹——闲话闵行地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人文气韵。
地名作为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词,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这个区域人们特定的文化符号和相对较为固定的集体记忆,也是人们谈起家乡时那个共同的依托。
毋容置疑,闵行有着丰富的地名资源。
从农耕时代较为原始淳朴的命名方式开始,这块土地上的集镇街巷、村落阡陌、河道古桥便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故事并从此代代相传。
有些更是很好地保留到了今天。
如区内9镇中的华漕、虹桥、七宝、梅陇、莘庄、颛桥、吴泾、马桥镇均为老地名。
谁也无法阻止时代前进的脚步,但为闵行人留住这些乡愁记忆无疑是大家的共识和期盼。
本书分为三个篇章,结合相关文史资料、故事传说、老照片等,将闵行地域内各具特色的古镇、村宅、老街等地名收入囊中,从整体地名特色到境域各色古镇,再到乡人熟识的村宅老街,梳理出独属于闵行人的乡愁情愫。
“镇名溯源”篇则选取闵行境域内16个古镇,如虹桥、七宝、莘庄、梅陇、颛桥等,以相关镇志、县志、村志等资料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