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八零年代,在天津吃商品粮的大爷,给父亲买了一个收音机。
大爷觉得他长年在外没有时间照顾奶奶,父母亲侍奉奶奶也从没有怨言,这个收音机算是哥们之间的一种情意吧!现在想估计会花掉大爷一个月的工资。
这个收音机是我们村的第一台,当父亲安装好电池收音机响起的时候,好家伙!院子里站满了大半个村子里的人,都好奇的看着听着!有些老人和孩子简直不敢相信!这里面说话唱歌的人在哪里呢!怎么人家在北京说咱就能听到!这可真是个稀罕玩儿意!从那以后,尤其是晚上,院子里每天密密麻麻的人。
在这个小小的收音机里,人们对改革开放的形势与政策,了解的更加透彻,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
这个收音机也陪伴了我的青少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兰芳老师讲的岳飞传和杨家将,还有呼家将。
那每天到点就听,落下一段没听,就抓耳挠腮的难受。
还有每周一歌,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学会一首歌。
朋友们这些您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