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开始,钢材市场反弹节奏被螺纹钢新旧国标切换事件打乱,国内部分地区螺纹钢价格大幅下跌,钢材现货价格创下近四年以来的新低。
但是,我们通过基本面去分析,可以发现钢材市场供需平衡的现状并没有被打破,大跌只是市场情绪上的一种宣泄。
或者说是对新旧国标切换,可能导致旧国标产品积压所带来的恐慌,短期看,钢材市场还会受到螺纹钢新旧国标切换的影响。
在一年一度的钢材需求淡季,即使有供需端平衡和宏观面降息双重利好的加持,市场情绪还是不够稳定。
这样的局面当然也会导致钢材价格低位频繁波动,让钢贸商和下游用户无所适从。
上周日均铁水产量239.65万吨,环比上升1.36万吨,预计7月份日均铁水产量在238万左右,与6月份基本持平。
目前,我们还看不到钢厂主动减产的迹象,虽然螺纹钢大幅亏损,但是,热卷等板材出口利润扩大,可以说钢厂暂时还没有减产的动力和动机。
许多兄弟们会说钢厂的盈利面只有三成多了,怎么还不减产,下面我们把这个盈利面数据分解来看一下。
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独立电炉钢厂都在亏损,把这个指标给狠狠地拉了下来,出口利润比较好,高炉钢厂的日子其实过得还可以。
当然,239.65万吨的铁水产量,也给焦炭和铁矿石需求和价格带来了不少的支撑力量。
本周,铁矿石到港量逐步减少加上高企的铁水产量,短期内铁矿石价格在780元以上的支撑比较强烈,焦化厂甚至考虑第二轮提涨。
螺纹钢方面,上周螺纹钢周度产量连续三周下降,环比减少3.8万吨至223.5万吨。
减产的原因是因为钢厂生产螺纹钢亏损加剧,华东地区部分钢厂螺纹钢轧线干脆停产,改卖钢坯赚钱。
我们来看一下,周末唐山钢坯出厂价格为3270元,而华东部分地区螺纹钢价格最低只有3240元,轧制成螺纹钢那不是雪上加霜。
目前,华东地区高炉钢厂每生产一吨螺纹钢亏损接近200元,钢厂转产热卷,改卖钢坯,来填补生产螺纹钢的亏损。
这次新国标强制执行,螺纹钢生产成本还会增加20到30元/吨,所以很多钢厂并不急于马上就进行新旧国标切换,而是在等好的价格。
短流程电炉钢厂这一块,从4月份以来持续在亏损,目前谷电利润都亏了差不多100元左右了。
7月份以来的高温天气使得居民用电量大增,限电也限制开工时间,大部分短流程电炉钢厂选择躺平算了。
所以,我们预计在8月底之前,螺纹钢产量会维持在225万吨左右的低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截至到上周四,钢厂库存只有192万吨,为历年来的最低水平。
如果钢厂不马上生产螺纹钢,就只能被动消化自己仓库里的旧国标螺纹钢。
这样下去,8月中旬以后,有可能会造成螺纹钢缺规格或者缺货现象再度发生,届时螺纹钢反弹动力就起来了。
需求方面,7月中旬以来,从每天公布的高频数据来看,建筑钢材需求一直在下降,上周螺纹钢需求环比减少3.8万吨至231.4万吨。
预计7月底和8月初螺纹钢需求还将维持低迷状态,下游资金缺乏是主要原因。
地方新开工基建项目越来越少,只能靠前期开工的项目采购些钢材,不能带来明显的增量。
好在钢厂生产螺纹钢的积极性不高,产量连续下降,上周总库存只有770万吨,处于四年来的最低位,即使华东地区低价抛售,也只能影响一时。
8月中旬后,新旧国标的影响将逐步消除,对于螺纹钢市场,我们还是不必太过悲观。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保持定力,逢低补充新国标螺纹钢库存风险不大,接下来或许还有惊喜。
热卷方面,三高变成了两高,高库存降了一些,回归到正常水平。
而高产量和高需求一直存在,热卷基本面表现良好。
为什么热卷需求韧性这么足呢?我们上周四就说过,热卷等板材需求强劲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出口,5月底以来,热卷等板材价格跌幅达到200多元,在全球的价格优势凸显,直接出口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今天突破1亿吨没有大的问题;另一个就是间接出口,新能源汽车、船舶、家电、风电和光伏设备出口带来的间接出口预计今年可以超过1.2亿吨。
在螺纹钢等建筑钢材生产亏损的情况下,钢厂产能不断向板材倾斜,造成热卷的高产量。
但是,这种高产量通过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给消化了,这也是日均铁水产量在淡季还继续增加的原因。
据钢厂排产计划,七月下旬至八月初,前期检修钢厂将集中复产,也会给热卷带来供应端的压力,热卷价格将会由此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