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是城市的脸面文明是城市的窗口“创卫创建”对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这过程中哪些和我们住建有关具体有哪些标准带您了解一下城市市容01道路街巷容貌向上滑动阅览1、主次干道主次干道平坦、完好,路面无坑凹、碎裂、隆起、溢水等情况,道路施工作业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畅通,道缘石整齐,道路上设置的井(箱)盖等保持齐全,交通护栏等清洁;两侧建(构)筑物保持外形完好、整洁,定期粉刷、修饰;户外广告、牌匾规范,无破损、残缺。
道路在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养护、维修等施工作业时,施工现场 实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施工完毕后及时平 整现场、恢复路面、拆除防护设施。
临时道路管理规范,有效控制扬尘,不得 有生活垃圾堆积。
2、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畅通、完好,道缘石整齐、无缺损。
交通护 栏、隔离墩经常清洗、维护,无空缺、损坏、移位、歪倒。
道路上设置的井(箱)盖、排水箅等及时加固、更换、归位和补齐,出现恶劣天气、洪涝灾害 时能够确保设施齐全、有效运行,无安全隐患,窨井盖完好率≥98%。
3、建筑物外立面沿街建(构)筑物外立面进行清洁、维护,定期粉刷、修饰,做到门面(包括卷帘门)、墙体、玻璃幕墙(橱窗)、牌匾、栏杆、雨棚、空调外机等设施和装饰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无残损、脱落、严重变色;整洁美观,无明显污迹、乱挂、乱贴、乱涂、乱刻,并保持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建筑物沿街立面设置的遮阳帐篷、空调外机等设施的下沿高度符合标准规定。
4、街巷里弄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和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乱搭建等违法建筑;保持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建筑物屋顶保持整洁、美观,不得堆放杂物,屋顶安装的设施、设备 规范设置;无渣土,无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现象;道路、公共场所无违规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禁止占用绿地经营;无随意堆放废 弃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等现象;经批准设置的路边便民餐点、早(夜)市,定时、定点、定品种“三定”规范设置 ,商户要随时清理本摊位垃圾;货架摆放整齐、商品陈列集中、规范;不得存在占道经营,乱扔垃圾,现场烹饪,直接入口食品无三防设施等问题。
5、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规范停放,不占用绿化带、盲道,机动车无违 规停放在人行道上,非机动车停放不影响行人通行;废弃车、“僵尸”车等得 到及时清理。
02标识标牌按照相关设置标准和要求,无底板漆面脱落、字迹不清,安装不规范等问题,做到标识标牌正面平整,边框线匀称、平直;文字、符号清晰规范;底板无裂纹和明显的锈迹;涂镀层无污迹、皱纹、损坏痕迹。
03城市家具街(路)名牌、导向牌、公共座椅、阅报栏、报刊亭等确保设施完好、干净整洁,无灰尘、无污渍、无涂写、无张贴,恢复“城市家具”本色。
04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符合相关要求,在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基础上,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拓展统筹协调、指挥调度、 监督考核、综合评价和公众服务等功能,实现与上一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 据同步、业务协同,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覆盖水平,城市管理信息化覆盖率≥90%。
05城市照明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光污染,采用高效、节能、美观的照明灯具及光源。
城市功能照明设施整洁、灯杆、灯具、配电柜等照明设备和器材定 期维护,及时排除城市照明设施故障,确保正常运行,道路及公共场所装灯率 达到 100%,亮灯率达到95%以上;景观照明与功能照明应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合理,满足使用功能,景观效果良好。
06城市园林绿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城市绿线管制制度;绿化养护符合有关规范要求,绿地绿化整齐,养护良好,绿化带内基本无垃圾。
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平方米。
02环卫管理一环卫作业向上滑动阅览1、生活垃圾、粪便清运生活垃圾和粪便使用专用密闭运输车辆,车容整洁,标志清晰,车体外部无污物、灰垢;运输应密闭,在运输过程中无扬、撒、拖挂和污水滴漏。
废物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整洁美观,定期维护和更新,设施完 好并运转正常。
按照当地垃圾分类要求,设置统一规范、清晰醒目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重点场所附近及其他公众活动频繁处,设置垃圾收集站(点)、废物 箱等环境卫生设施。
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应使用密闭容器,单独收集运输和处理,其相 关容器、设备应具有标志,标志的图案和颜色设置规范。
2、道路清扫保洁建立清扫保洁制度,明确清扫保洁范围、等级划分、质量评价等要求。
道路清扫保洁范围应为车行道、人行道、车行隧道、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地铁站、高架路、桥梁、人行过街天桥、立交桥及其他设施等,不得有道路清扫保 洁空白或未落实地段。
清扫保洁作业符合有关标准规定,清扫保洁等级根据道路所处地段和人流量等合理确定,作业内容及频次与道路清扫保洁等级一致。
3、清扫保洁方式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6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或高压冲水率≥50%;清扫保洁专业人员着装规范作业,清扫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未见扬尘作业。
加强机械化洗扫、清洗、洒水作业并根据气候条件调整,道路机械化 清扫率≥80%。
高温季节,大城市、特大城市每日进行道路洒水作业,缺水城市 的路面洗扫、清洗和洒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二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向上滑动阅览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程序符合国家基本建设规定和标准规范要求;运行管理和污染防治做到各项管理台帐、监测资料齐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规范到位,生产正常,运行安全;经评估和现场复核,卫生填埋场达到I级以上,焚烧厂达到A级以上要求。
2、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为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工艺;管理运营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出水水质化学需氧量(CODcr)、悬浮物(SS)、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
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同步完善收运网络,建立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4、餐厨废弃物分类建立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办法,实行餐厨废弃物排放登记制度,开展分类投放、专业收集和运输,完成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初步实现分类处理和管理。
5、粪便无害化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运行管理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粪便不裸露,臭气不扩散;残渣、粪污泥及粪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6、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严格实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管理制度,实行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建立建筑垃圾分类 处理制度,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 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运行管理良好。
建筑垃圾运输工具容貌整洁、标志齐全,车厢、集装箱、车辆底盘、 车轮、船舶无大块泥沙等附着物,采用机械密闭装置。
7、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实现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其他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
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实现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和集中处理,其他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03环卫设施配置和管理01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对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审核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编制落实情况。
已编制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环卫设施建设落实良好。
02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及布局对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审核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布局和数量的合规性要求,生活垃圾转运站规范设置,布局合理,数量足够。
03垃圾转运站建设审核相关规范管理的规章制度、运行台账等资料,垃圾转运站建设要符合《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转运实行机械化、密闭化、压缩化,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设施规范,场地整洁,管理到位,垃圾日产日清,公厕内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基本无苍蝇、无臭味,无垃圾渗滤液外溢,垃圾渗沥液及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公厕标志标识规范,公厕免费开放。
04公共厕所建设规范设置布局合理,数量足够。
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社区、单位公厕不低于三类标准。
04工地管理向上滑动阅览1、待建(拆迁)工地管理到位,建立环 境与卫生管理制度, 保持卫生整洁,规范围挡,出入口硬化并有清洗设施;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2、市政设施及道路挖掘工地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完毕后应工完场清,及时平整现场、恢复路面、拆除防护设施。
3、其他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保持环境整洁;实行封闭管理,硬质围挡,主要路段围挡调度不低于2.5m,一般路段围挡调度不低于1.8m;出入口硬化并有清洗设施;裸露场地和堆放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建筑物内垃圾应采用容器或搭设专用封闭式垃圾道的方式清运。
设置文明施工标语或宣传画,倡导文明施工。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作业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
施工单位采取减振降噪措施保证场界处噪声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时采用隔离、洒水等降噪、降尘措施,及时清理废弃物。
生活区、办公区卫生防疫及临时设施管理符合要求。
05其他卫生管理向上滑动阅览1、集贸市场卫生制度建设及公示 、分区和秩序 、卫生管理 、环卫设施 、食品安全和病媒生物防治、临时便民市场管理、标准化菜市场达标率 。
2、社区和单位卫生组织和制度建设、清扫保洁人员 、垃圾日产日清 、环卫设施 、公厕符合要求及卫生状况 、道路、绿化 、无违法建筑 、无占道经营 、无违规饲养畜禽 、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和管理 、专人保洁。
3、城中村和结合部卫生垃圾密闭收运 、垃圾日产日清 、环卫设施 、污水排放设施 、公厕数量及卫生状况 、路面硬化情况 、无“十乱”现象、无违规饲养畜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