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论语·雍也》6.1)朱熹《集注》将本章跟下一章合在一起做一章。
南面,是面南背北,一般是指人君之位。
李零先生考证说,阜阳双古堆出土的西汉式盘,其中的九宫盘,天盘把“君”标在北面,“相”标在东面,“将”标在西面,“百姓”标在南面。
《易·说卦传》中也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正当中时,照耀南方,使万物显明,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
所以古代君王登基便称为“南面称王(帝)”。
衙门体现的是朝廷的威严,所以也遵从坐北朝南的习俗。
所谓“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雍,即孔子弟子冉雍,字仲弓。
前面讲过他是有德之士。
本章强调他有治世之才。
南面在此指代从政。
南面在此非人君之位,周梦颜《质孔说》中“圣人不敢使弟子为君”有合理的论述:南面者,临民之位也。
庶司百职,无不南面,非必定是人君。
夫子使雍,犹使漆雕开仕。
若因其有人君之度,欲使之为君,试问置周天子、鲁定、哀公于何地?以事君尽礼之圣人,而蹈语言不谨之咎,可乎?次系君父大伦,不敢不辩。
王引之《经义述闻》亦言:“盖卿大夫有临民之权,临民者,无不南面。
仲弓之德可为卿大夫以临民,故可使南面也。
”说明他从政没有问题。
儒家不为帝王,却许为帝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