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燕云在阿图什工业园区小微服装服饰产业园区釆访,记者看到,安淇拉地毯有限公司不大的厂房里,4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爷爷和父亲靠地毯养活了一家人,而我靠地毯可以养活一百人。
”企业负责人海米提·帕拉提话里话外的自豪感,揭示出了小微企业如海绵吸水般强有力的就业吸纳能力。
小微企业虽然小,为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做出的贡献却不小。
据统计,全国80%的就业是由小微企业贡献的。
因此,小微企业常被人们比作吸纳就业的大海绵。
然而,这块“海绵”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具备“吸水”能力的,前提必须是企业有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的能力。
小微企业底子薄、业务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这几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遇到了一些发展难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扶持,生存堪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小微企业不能存活,岗位又怎能留得住?营商环境一定程度上是攸关小微企业存亡的“生命线”。
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减税降费、信贷支持、引导扶持上发力,才能使小微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增强其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
疫情面前,海米提·帕拉提的企业之所以活力不减,今年还将扩大规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区各地出台的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举措,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空气、阳光和土壤,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增强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动能。
带动就业,小微企业“秤砣虽小压千斤”。
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增强其自身“吸水”能力,就是为稳就业筑牢基石。